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崇仙观知足轩》

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是一首非常富有哲理的诗。它以自然为载体,通过描绘自然现象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首句“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中,“此性”指的是生命的本质或宇宙的本质,诗人认为这种本质是无形的,没有物质的形态,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清澈、圆润而明朗。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即它们超越了物质和形态的限制,具有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形性和永恒性。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生的哲理。诗人询问先生的脚步在哪里,而轩前则是一片月白风清的景象。这里的“轩”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种精神境界或哲学观念。诗人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明朗,而不是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阐述人生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这种哲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对于人们理解生命和追求内心平静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关诗词
  • 1
    [唐]
    我欲图世乐,斯乐难可常。
    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
    圣莫若周公,忠岂逾霍光。
    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
    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
    履霜成坚冰,知足胜不祥。
    我今穷家子,自言此见长。
    功成皆能退,在昔谁灭亡。
  • 2
    [元]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
    勾稽数多寡,必假布算精。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 3
    [宋]
    贤良知足辱,为尔戎贪名。
    一酌不能惑,千年依旧清。
    深涵秋汉色,冷浸古松声。
    珍重荒碑在,何人曾泪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