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诗·柏举》

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苍凉而悲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深深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野田的景象,一片茫茫的草地,给人一种空旷、荒凉的感觉。这种景象与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沧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中提到了吴楚两国交战的场景,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的故事。这个场景为整个诗的氛围增添了一种悲壮和凄凉的感觉。 然后,诗人借用了伍员的故事,伍员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将,他成功地攻入郢都,但同时也对昔日君王的陵寝进行了破坏。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战争无情、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战争和历史的深深同情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通过对历史和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明]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
    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
    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
  • 2
    [宋]
    江头蓬沓走吴女,浣水为花朝浣紵。
    昼随睛网晒日中,夜覆井阑飘白露。
    织成素雪裁称身,夫为吴王戍柏举。
    田家岁绩供布缕,独夜讵如妾愁苦。
  • 3
    [魏晋]
    梁习持魏郎。
    秦兵不敢出。
    李牧为赵将。
    疆场得清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