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雪霁春已半》

雪霁春已半,露重午方喧。
一筇拄上高绝,便觉眼前宽。
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
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
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
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
自有此丘此坂,那得游人箫鼓,暖响出中天。
归步不妨晚,恰则月初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田园风光和野趣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句“雪霁春已半”中,雪刚刚停,春天已经过了一半。这里的“雪霁”与“春已半”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也表达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半”字表达出诗人的犹豫、彷徨以及既期待又有些怅然若失的情绪。接下来一句“露重午方喧”,午间时分,天气变得闷热,露水也变得沉重。这些细节描绘出一种闷热、潮湿的夏日午后景象,为接下来的登山活动做了铺垫。 “一筇拄上高绝,便觉眼前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感受。他拄着一根竹竿,爬上了高高的山峰,顿时觉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里的“高绝”既指山峰的高度,也象征着诗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 “指点数家楼阁,检校一村花柳,绿水接青烟。”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下山后看到的乡村景象。他指点着几家楼阁,观察着村里的花柳,绿水与青烟相接。这些细节描绘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也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峦岫竞围绕,风日更清妍。”山峦、峰峦相互环绕,风和日丽,景色更加美丽。这里用“竞”字表达出山峦的争相映照,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中,“闹媒蜂,纷使蝶,菜花繁”描绘了乡村的热闹与生机。蜜蜂和蝴蝶在菜花间忙碌,表现出乡村的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少年正尔行乐,谁复顾华颠。”表达出诗人对年轻人在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年华已逝的感慨。“谁复顾华颠”中的“华颠”代指老年,表达出一种年华已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登山、乡村景象以及作者的感受,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愉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年华已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野趣。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雪霁春已半》是宋代文人冯取洽创作的一首词。作品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春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自然环境:词中以雪霁春景为背景,描述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作者可能是在欣赏了美丽的春雪之后,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2. 时节感慨:词中提到“雪霁春已半”,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这引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可能借此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思考。 3. 文学传统:水调歌头是宋词中常见的词牌名,具有丰富的文学传统。冯取洽在创作此词时,可能受到了前人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雪霁春已半》的创作背景包括自然环境、时节感慨和文学传统等方面。
下一首
《白云》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3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