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堂素壁,漫生绡十幅,图张消暑。 不奈火云烧六合,逃也略无逃处。 小派秋声,巨籭凉点,吸欻来何许。 故人词翰,此时飞落蓬户。 何幸一笑掀髯,停杯浩唱,三叹遗音古。 雪碗冰瓯无表里,更贮三危鲜露。 咀咽生香,清寒入梦,展转忘宵曙。 对床误喜,与君同听风雨。 |
| 这首词的题目是“消暑”,是作者在酷暑中收到友人赠送画扇而作的一首词。词中通过自己亲身感受,描写了画中景物的美妙,烘托出画扇活动的高雅,最后以睡梦中听风雨声作结,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活的执着。 上片写画中景色的生动。“高堂素壁,漫生绡十幅,图张消暑。”三句点明这幅绡画是为消暑而设。高堂指高大的厅堂,素壁指白色的墙壁。厅堂四周高墙大壁,无遮无碍,可以任凭自然之笔随意勾勒。“漫生绡十幅,图张消暑”,八个字十分巧妙地告诉读者,作者家中有一幅用绡纸绘制的大画屏。“图张”,即图画的意思。这里使用此词意在突出画屏的巨大。“不奈火云烧六合,逃也略无逃处”,这两句是说,炎热的火云布满天空,简直无处躲藏。这两句描述暑热酷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同时也为后文对这幅大画屏的具体描写预作了铺垫。 “小派秋声,巨擎凉点,吸吸来何许。”这三句是写画屏中景。这里的“小”和“巨”二字用得十分巧妙。“小派秋声”写屏中景的小巧精致,它要表现的只是窗外浩荡的秋声;“巨擎凉点”字面上说擎起巨大的凉点,引导人们想象画屏上夏秋交际时分凉点令人神往的景色;实际含义则是突出屏风的巨大,与前面“漫生绡十幅”相呼应。这“吸吸来何许”三字放在这里,更在点出画屏的妙处:它不只是一个消暑的工具,而自有招来秋凉的神效。 “故人词翰,此时飞落蓬户。”是说友人的词翰飞落到了作者简陋的住处。词翰指此幅画屏。原来这幅画屏竟是友人赠送作者的。这一笔从平淡处入手,却能起到突出主题、引出友情的作用,所以显得十分自然而又巧妙。“何幸一笑掀髯,停杯浩唱,三叹遗音古。”上句写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与欣幸之情;下三句写作者对友人词翰(即前文所述之画扇)的赞美之情。“一笑掀髯”,是作者面对友人赠送的画扇时情不自禁地发生的动作神态,“浩唱”是写作者当时的心境,“三叹遗音古”则是对这幅画扇的画艺和友情的由衷的赞美。 下片写词人得到友人词翰后的愉快感受。“雪碗冰瓯无表里,更贮三危鲜露。”这两句是说用雪碗冰瓯这类高洁的器皿来盛三危仙露充饥解渴。“雪碗冰瓯”是一个著名的美学形象,它来自传说中的昆仑神山,“三危鲜露”则是三危山中出产的一种神奇仙露。将二者放在一起加以想象和歌颂,的确有超凡脱俗的神韵。“更贮”二字则突出作者对于三危仙露的无限神往之情。“咀咽生香,清寒入梦,展转忘宵曙。”这三句是说作者饮后口齿生香、身心清爽、欣快酣眠,连醒来也忘记了夜幕已经降临。最后一句点明夜间消暑得法的好处:夜间睡觉时不用帐幔也能使人忘记酷暑难耐的夜晚了。 “对床误喜,与君同听风雨。”词人误以为给友人送去可以避雨的风凉之处是对床。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这并非事实。由此引出词人对友人的歉意和对友人的劝慰之情:现在风雨交加,听着风雨声你大概也会睡不安稳吧!言外之意说我当时睡得那么熟也是托友人的福啊!结句以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生活。 这首词通过对画扇中景色的生动描述和赠扇这一事件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执着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之情。整首词笔触轻灵、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