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踏月到孤城,尘土衣裳一振轻。 谏议祠空凡再宿,广文官冷又前迎。 思家不觉心旌动,纪事谁将腹稿呈。 肯信身逢长至节,三年南望是神京。 |
|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思的诗,充满了对夜晚、孤独、尘土、历史、记忆和家乡的复杂情感。 首句“夜深踏月到孤城”,通过描绘深夜踏月赴孤城的场景,既展现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又反映了他对未知远方的探索与追求。孤城的形象既暗示了诗人的孤立无援,也表达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次句“尘土衣裳一振轻”,通过对尘土满衣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探索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一振而轻的尘土衣裳,象征着生活中的困苦与挫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热爱与执着。 “谏议祠空凡再宿,广文官冷又前迎”,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广文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谏议祠的空旷与广文官的冷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缅怀。 “思家不觉心旌动,纪事谁将腹稿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记事的深思。心旌动形象地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涌动,而“谁将腹稿呈”则表达了诗人对记事的慎重与期待。 结尾“肯信身逢长至节,三年南望是神京”,通过对长至节和神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身逢长至节的诗人,仍然南望神京,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