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还宿学舍》

夜深踏月到孤城,尘土衣裳一振轻。
谏议祠空凡再宿,广文官冷又前迎。
思家不觉心旌动,纪事谁将腹稿呈。
肯信身逢长至节,三年南望是神京。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思的诗,充满了对夜晚、孤独、尘土、历史、记忆和家乡的复杂情感。 首句“夜深踏月到孤城”,通过描绘深夜踏月赴孤城的场景,既展现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又反映了他对未知远方的探索与追求。孤城的形象既暗示了诗人的孤立无援,也表达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次句“尘土衣裳一振轻”,通过对尘土满衣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探索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一振而轻的尘土衣裳,象征着生活中的困苦与挫折,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热爱与执着。 “谏议祠空凡再宿,广文官冷又前迎”,这两句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广文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谏议祠的空旷与广文官的冷淡,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缅怀。 “思家不觉心旌动,纪事谁将腹稿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记事的深思。心旌动形象地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涌动,而“谁将腹稿呈”则表达了诗人对记事的慎重与期待。 结尾“肯信身逢长至节,三年南望是神京”,通过对长至节和神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身逢长至节的诗人,仍然南望神京,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还宿学舍》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吴宽所作。诗歌描绘了诗人回到学舍后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慨。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或研究资料,以获取更多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毕子谈锋不可摧,捷若急电飞霆雷。
    老儒宿学不敢较,左右戈戟纵横排。
    文如翻河注浩渺,学有要会穷根荄。
    眼看青云不着脚,决去得邑穷山隈。
    汉家封疆际四海,琛赆万里连翩来。
    西河故地独何事,礼乐旧俗遭狼豺。
    包藏隐忍非一日,兽子未可仁心怀。
    英雄天子命世主,抚剑震奴风雷回。
    马如屯云士如虎,万车载甲如崔嵬。
    岂惟俘斩复境土,誓剖巢穴穷卵胎。
    除书命子参漕府,国有大事须群才。
    男儿功业在勤苦,莫惜沙塞冲尘埃。
    御戎旧策子所习,胸臆请为将军开
  • 2
    [宋]
    易为六经彝训祖,诗关万里风化机。
    周孔派外谁复得,商赐言后知者谁。
    穿凿簸弄到今日,家自为诗人自易。
    数不及理数亦妄,吟而无用吟何益。
    京房辈,晚唐诗,悖谬之渠漓之靡。
    虽不能为本真累,能误来者滔滔地。
    鄞幕多缘奎壁照,铁做脊梁主公道。
    有时发经本旨坐虎皮,有时续古正音斥蝉噪。
    老夫耄矣不出山,宿学已堕寒灰閒。
    卓哉斯文有可宗,身虽不前心已攀。
    二松主人忽传意,谓曾齿及穷姓了。
    生来欠识韩荆州,我亦自分陈无己。
    此心胡为乎来哉,
  • 3
    [宋]
    冠屦天地间,车笠风云从。
    我行半东南,已复八十翁。
    取友必端人,求我我蒙童。
    初见老不化,宿学今何功。
    万丈委羽山,中有人中龙。
    文气苏玉局,心事庞德公。
    岂不愿纳交,谁与先为容。
    何物瀹小子,托根岁寒松。
    寄我寿我诗,墨妙扬古风。
    扇开眼眊矂,翼起身龙钟。
    要知片云外,实共二浙东。
    气以类相应,面未心已同。
    端如获骊珠,不羡放鸽笼。
    滥吹谱美茎,难报来施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