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后天易吟三十首》

世治常无乱,民安永不危。
尚须西伯演,羲画可无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政治寓意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治理状态,体现出诗人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首句“世治常无乱,民安永不危”,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理想社会——世道太平,无纷乱之事;民众安乐,无危殆之。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以及对和平稳定社会的热切期待。 接下来,“尚须西伯演,羲画可无之”,这两句诗引入了两位古代圣贤的形象,西伯和伏羲。西伯,即周文王,是古代贤王的代表,他以德行治国,使周国昌盛。伏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类文明始祖,创制八卦,开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诗人通过这两位圣贤的形象,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 “尚须西伯演”一句,表明诗人认为,要实现世道太平,还需要有如西伯一般的贤王来引导和治理国家。“羲画可无之”一句,则表明诗人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甚至伏羲所创制的八卦也可以不需要了,因为在这个社会中,所有的变化和不定因素都已被控制和消弭,不再需要伏羲的智慧来指导人们应对未知。 这首诗深邃、精炼,通过鲜明的形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通过引入古代圣贤的形象,展现出诗人对于贤王治世的期待和对古代文化的尊重。
创作背景
《后天易吟三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后天易”的哲学思想有关。后天易主要探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规律。方回通过这组诗,表达了对后天易哲学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借诗歌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方回可能受到了宋代易学思潮的影响。宋代是易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学者对《周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形成了各种易学流派。方回的《后天易吟三十首》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创作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