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 物我俱无与,方知止处真。 |
| 这是一首表达物我两忘,寻求内心真实境界的诗。首句“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描绘了诗人背对身外之物,不见庭院中人的场景,这种背转身外的行为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摒弃。次句“物我俱无与”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我界限的消解,即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寻求内心真实的。最后一句“方知止处真”则是诗人悟出的真理,即只有在止处,在内心的静谧中,才能真正找到真实的自我。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