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斋秋感二十首》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饶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既死又信佛,佛事殊不赀。
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
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
高堂十七篇,岂不存丧仪。
世事无一古,儒业偏独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社会风俗和人情冷暖的诗。通过浮屠氏一家在夜晚做佛事,吵闹喧嚣,邻里却不敢干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佛教的敬畏和迷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儒家传统礼仪丧失的悲叹,认为世事无常,儒家学业偏偏独衰。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如“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严厉的气氛,而“独许浮屠氏,饶呗恣□□”则突显了浮屠氏的特权和嚣张。又如“儿女数欢戏,顿失哭泣悲”与“一家不若是,里巷讪笑之”的对比,展现了浮屠氏一家与众不同的行为引发的社会反应。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讽刺的手法,如“信巫不信医”,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迷信和愚昧。而“高堂十七篇,岂不存在仪”则讽刺了儒家学业的衰落和礼仪的丧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手法,以及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人情冷暖,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传统礼仪丧失的悲叹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政治动荡、外患不断的时期。方回作为当时的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2. 个人经历:方回在创作中常常融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西斋秋感二十首》也不例外。这组诗可能反映了他在某个秋天的生活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 3. 文学传统:宋代诗歌注重表现个性和情感,同时也继承了唐诗的传统。方回的《西斋秋感二十首》可能也受到了当时文学传统的影响,既体现了个人风格,又有对前人的继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社会背景、方回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文学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