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余生》

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阔。
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
运往年岁莫,滋厌耳根聒。
与其强磬折,孰若谨囊括。
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寓言表达了人生的困境和应对之道。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困境,就像一条被困在干涸的水塘中的鱼,只有一点点水就能维持生命。这里的“涸鱼”比喻人生的艰难处境,而“斗水足可活”则表达了生活的最低需求。这种描绘既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也传达了面对困境的坚韧和毅力。 其次,“父子自相濡”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互助。“相濡以沫”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原意指患难中的相互帮助,这里诗人用“父子自相濡”表达了亲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不依赖外在的力量,只依靠自己。这种自我救赎的精神,体现了人面对困境的顽强和独立。 “不望江湖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谦卑态度。他知道自己的生存空间有限,不会奢望江湖的广阔,也不会因此而怨天尤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的淡定和从容。 “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他认为,如果环境允许,他的道(理想)将会实现,个人的成功将与社会的和谐并行。这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乐观和信心。 然而,“运往年年莫,滋厌耳根聒。”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岁月的无奈和对纷扰的厌烦。岁月流转,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对无常人生的深刻理解。而“滋厌耳根聒”则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烦,他渴望内心的宁静,期待远离尘世的纷扰。 最后,“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怜悯童年的饥饿,但知道这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这种关注和同情展示了诗人的仁爱之心,也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注。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应坚韧不拔;无论世界多么喧嚣,我们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我们都应追求理想,关注社会,同情弱小。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生动的表达,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相关诗词
  • 1
    [清]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
    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
    娇偏怯雨,影落西清。
    夹岸亭台,接天歌板,十四楼中乐太平。
    谁争赏?
    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
    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
    五陵石马,流水无声。
    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
    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 2
    [当代]
    已经七十付东流,遥计余生尚几秋。
    写字行成身后债,卧床聊试死前休。
    且听鸟语呼归去,莫惜蚕丝吐到头。
    如此用缘真可纪,病房无恙我重游。
  • 3
    [明]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