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武陵春 王小先问禅》

法界一真心正住,当体灭诸缘。
内外辉辉体现前。
无地亦无天。
取相於禅禅复远,禅性月沉渊。
动静俱无镇湛然。
神用即真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法界一真心正住,当体灭诸缘。内外辉辉体现前。无地亦无天。取相於禅禅复远,禅性月沉渊。动静俱无镇湛然。神用即真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法界的真谛和修行的境界。 首先,诗中提到了“法界一真心正住”,这是对法界本质的描述,表达了法界中唯一真实的心性存在,这是修行的核心所在。接着,“当体灭诸缘”表达了心性在修行中能够直接体验到一切的消散,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理解,是对世间万物的超越和超越后的空寂状态。 “内外辉辉体现前”描绘了心性的光辉在内外展现,内外一体,无分彼此,这是对心性超越内外、超越自我与世界的描述。这里,“无地亦无天”进一步强调了心性的超越性,它超越了空间的限制,也超越了时间的束缚。 “取相於禅禅复远”表达了对于外在形象的执着会使得禅修变得遥远,这强调了修行的关键在于去除外在形象的执着,回归内心的真实。而“禅性月沉渊”则描绘了禅修的境界如同月亮沉入深渊,这是一种深度的静寂和澄明,是心性的内在光明在深处的显现。 最后,“动静俱无镇湛然”表达了修行者的心境是宁静而深邃的,无论动或静,都处于一种无动无静的境界中,这是对心性超越动静、超越生死的描述。而“神用即真禅”则进一步强调了神用的本质就是禅,禅是神用的真实含义,也是修行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越自我、超越时空的境界,表达了修行的真谛和心性的本质。它鼓励人们通过去除外在形象的执着,回归内心的真实,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深邃,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相关诗词
  • 1
    [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2
    [宋]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
    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 3
    [唐]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