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大江东去·天元教显》

天元教显,正金莲朵朵,开遍时节。
士庶官僚咸仰奉,缘觉声闻心说。
悟者清凉,背之执恼,多口明真诀。
诸人着眼,照开千古心月。
了知诸相皆空,不生妄想,当体能消灭。
境界真实无染著,种种抑绝分别。
万境一心,现前孤觉,寂寂圆明彻。
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佛教的哲学思想,主要强调了诸法皆空、不生妄想、境界真实无染等观念。通过这些观念,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摆脱烦恼和执着,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寂灭。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以金莲为喻,形容正法的显现和传扬。士庶官僚咸仰奉,形容人们对正法的敬仰和信奉。悟者清凉,背之执恼,则表现了人们对待正法的态度,悟者能够得到清凉,而执着于妄想则会带来烦恼。 诗中还提到了诸相皆空、不生妄想等佛教核心观念,以及万境一心、现前孤觉等修行境界。通过这些表述,诗人强调了人们应该摆脱分别心,达到内心的寂静和圆明。 最后,净无可触、太虚一体无别,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宇宙本体的认识,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区别。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佛教哲学思想的表达,引导人们摆脱烦恼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寂灭。
创作背景
《大江东去·天元教显》是元朝诗人刘志渊的一首作品。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无从得知,因为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和刘志渊的生平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刘志渊是元朝著名的道士,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道教思想和哲理。因此,《大江东去·天元教显》很可能是在他修行道教、领悟教义的过程中创作的。诗中的“天元教显”可能指的是天道教义的显现,表达了刘志渊对道教教义的理解和体悟。 另外,诗歌的内容也可能反映了刘志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大江东去”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流逝和无常,而“天元教显”则可能表达了他对道教教义的信仰和追求。 总之,对于《大江东去·天元教显》的创作背景,我们只能做出一些推测,具体的背景还需要结合刘志渊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内容来深入理解。
相关诗词
  • 1
    [元]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却死沉阴路。
    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
    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
    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
    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
  • 2
    [元]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
    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
    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 3
    [宋]
    鼎器法乾坤。
    上是天元下地元。
    若也更能颠倒运,交番。
    阖辟循环在八门。
    搬运上昆仑。
    龟与蛇儿自吐吞。
    百尺竿头牢把线,掀援。
    从此元神命永存。
  • 4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5
    [宋]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
    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
    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
    影转松起舞,扶步入林间。
    恨无人,横野笛,叫关山。
    知君慷慨何事,惜得米阳关。
    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
    我饮自须尽,君唱有何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