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述》

弃稿谩浮瓢里去,爱诗曾入藏中来。
护持不信无神物,磨灭应难入劫灰。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诗稿和书法的珍爱之情,以及其艺术修养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弃稿谩浮瓢里去”,诗人似乎在说,随手丢弃的诗稿笔墨,像漂浮在瓢里的废弃物一样,不值一提。然而这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他以物喻诗,暗示了诗稿的价值。 “爱诗曾入藏中来”一句,诗人又以诗稿为珍宝,表达了对诗稿的珍爱之情。这一句也表明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护持不信无神物”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诗稿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诗稿是神物护持的,有着神奇的力量。 “磨灭应难入劫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诗稿永恒的信念。这里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暗示了诗稿将超越时间的磨灭,成为永恒的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通过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诗稿的珍爱之情,以及对永恒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示。
创作背景
《杂述》是宋朝诗人林泳创作的一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当时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描绘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同时,宋朝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政治斗争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都给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2. 个人经历:林泳本人可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波折,这些经历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来源。他的诗歌中可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综上所述,《杂述》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林泳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这些背景因素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相关诗词
  • 1
    [清]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 2
    [清]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
    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
    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
    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 3
    [宋]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