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岂料秦为晋,广莫宁知魏有梁。 万岁是非同变灭,四维上下可思量。 |
这首诗《兴亡》通过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是非成败的独特见解。 首句“兴亡岂料秦为晋”,借用历史典故,秦国因为雄心勃勃而统一六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最终却为晋国所取代。这里表达了历史的变幻无常,兴亡成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广莫宁知魏有梁”一句,借用魏国最终被梁国取代的历史事实,表达了历史的广阔无垠和不可预测性。魏国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一度强大无比,但最终却被梁国取代。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万岁是非同变灭,四维上下可思量”两句,将历史的非理性因素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的评判标准。无论是历史还是社会,都是非黑即白的观念常常是错误的。人们应当在各种因素和价值之间寻求平衡,重新思考和评判历史的得失。 这首诗的主题和寓意非常深刻,作者通过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深度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待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同时,也表达了对是非成败的独特见解,提醒人们不要被一时的成败得失所迷惑,而要放眼长远,以更全面、更理性的视角看待历史和社会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