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述》

兴亡岂料秦为晋,广莫宁知魏有梁。
万岁是非同变灭,四维上下可思量。
作品赏析
这首诗《兴亡》通过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中是非成败的独特见解。 首句“兴亡岂料秦为晋”,借用历史典故,秦国因为雄心勃勃而统一六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最终却为晋国所取代。这里表达了历史的变幻无常,兴亡成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广莫宁知魏有梁”一句,借用魏国最终被梁国取代的历史事实,表达了历史的广阔无垠和不可预测性。魏国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一,一度强大无比,但最终却被梁国取代。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万岁是非同变灭,四维上下可思量”两句,将历史的非理性因素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的评判标准。无论是历史还是社会,都是非黑即白的观念常常是错误的。人们应当在各种因素和价值之间寻求平衡,重新思考和评判历史的得失。 这首诗的主题和寓意非常深刻,作者通过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深度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待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同时,也表达了对是非成败的独特见解,提醒人们不要被一时的成败得失所迷惑,而要放眼长远,以更全面、更理性的视角看待历史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杂述》是宋朝文人林泳创作的一部作品。至于其创作背景,目前暂无法提供具体、确切的信息。通常,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如果您对《杂述》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学者,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清]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 2
    [清]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
    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
    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
    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 3
    [宋]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