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黄炼师》

留侯弟子有初平,九岁从师住玉京。
天与数书皆鸟迹,家传一剑是龙精。
瑶池桃子无消息,海水桑田又浅清。
我为紫芝歌一曲,夜深相答洞箫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留侯的弟子初平的口吻,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留侯弟子有初平,九岁从师住玉京。”描绘了初平的形象,他是留侯的弟子,九岁时就跟随师父在仙界居住。这一联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初平早年的生活,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天与数书皆鸟迹,家传一剑是龙精。”颔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天书比作鸟迹,暗示了神仙世界的神秘和不可触及;家传的一剑是龙精,则表达了初平对剑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剑术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仙侠气息。 “瑶池桃子无消息,海水桑田又浅清。”颈联通过描述瑶池桃子无消息和海水桑田又浅清的景象,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瑶池是神仙世界的象征,桃子无消息则暗示了神仙世界的不可触及;海水桑田又浅清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 “我为紫芝歌一曲,夜深相答洞箫声。”尾联写作者为紫芝(传说中的仙草)唱了一首歌,在深夜时分,洞箫声与歌声相互应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仙界与人间相通的神秘境界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初平的口吻,描绘了神仙世界和人生的神秘和不可触及,同时也表达了对剑术和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仙侠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神秘感和想象力。
创作背景
《赠黄炼师》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点有关。明朝时期,道教和道家思想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也与道士交往密切,共同探讨道教哲理和修行之道。因此,孙炎创作了这首赠给黄炼师的诗,表达了对黄炼师的尊敬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道教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清]
    别离改月,便恹恹成病。
    镇日相思梦难醒。
    唤连船渡口,晚饭芦中,相见了不用药炉丹鼎。
    双银莲叶盏,满贮椒花,同向灯前醉司命。
    昵枕未三更,兰夜如年,奈犹憾乱鸦初景。
    起折赠黄梅镜奁边,但流睇无言,断魂谁省。
  • 2
    [元]
    始华,折枝走,仍赋乐府天仙子,藉以见晌,用韵和之,聊答盛意半额淡妆鸾影翠。
    约略玉人新病起。
    碧彝金雀暗香来,凭竹几。
    薰沉水。
    诗在静华春梦里。
    羞涩蜡痕无意味。
    尽纵绛英争妩媚。
    中州风韵到南枝,归颖计。
    纫兰佩。
    日暮对花愁欲醉。
  • 3
    [宋]
    二公高节厌喧卑,同寄萧宫共展眉。
    玉树冰壶齐品格,野云臯鹤本追随。
    泉流指下何人赏,岳峭毫端祇自知。
    绻恋贤侯美风教,故山归去尚迟迟。
    赠黄孙二处士:《茅亭客话》,黄处士延矩,字垂范,眉阳人也。
    少为僧,性僻而简,咸平中,知州凭公知节召孙知微画,俾处士弹琴。
    二公俱止僧舍,尝会愚茅葶,进士张及赠诗云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