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感兴》

雨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
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通过描述雨水和桤树对诗人房屋的影响,以及诗人与樵夫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复杂情感。 首句“雨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描绘了桤树幼小时的场景,当时它还不足以构成威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桤树长大,诗人的房屋恰好位于其下,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庇护所。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生长的欣赏和接纳。 然后,“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场景转变,风雨中的桤树变得峥嵘有力,但也对诗人的房屋造成了破坏。这里诗人表现了对自然力量双面性的认识,既有欣赏也有无奈。 接着,“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诗人考虑到砍掉桤树会对房屋造成更大的伤害,决定容忍它的小过错。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宽容和深思熟虑。 然后,“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樵夫试图砍掉桤树,但桤树不倒,反而似乎激起了樵夫的愤怒。这里的描绘生动有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冲突。 最后,“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诗人发出感慨,虽然事物有曲有直,但考虑到桤树与房屋是邻居,还是应该和睦相处。这里体现了诗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整首诗以桤树和房屋的关系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入理解和体悟,充满了哲理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感兴》是明朝诗人道原法师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对于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和感慨。道原法师作为一位僧侣,对于世间的纷扰和争斗可能已经看得比较透彻,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思想。 同时,这首诗也可能与明朝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明朝虽然一度强盛,但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道原法师作为一位关心社会的僧侣,可能对这种现象深有感触,因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世道人心的感慨。 总之,《感兴》的创作背景与道原法师的个人经历、思想感悟以及明朝时期的社会背景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 2
    [元]
    单父七弦琴,为治务感兴。
    十金南门木,立令务必行。
    单父有成效,夜渔若严刑。
    南门能徙木,不能徙民情。
    以此知巧信,不如拙而诚。
  • 3
    [金]
    莫将官况说葭芦,一味萧条称鄙夫。
    老圃不禁蔬代肉,樵丁还喜炕连厨。
    儿音半已渐秦晋,乡信无因接鲁洙。
    三见秋风落庭树,年年归意负莼鲈。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