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独坐》

客至固足喜,不至静亦佳。
柴门终日掩,风过有时开。
岂不念笑言,轻易交成乖。
庭柯有好鸟,众音何喈喈。
晨征暮来止,乃与我心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韵味的诗,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他表达了一种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既不失落于客人的到来,也不焦虑于客人的不至。诗人以柴门和风为喻,描绘出生活中的偶然和必然,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哲理。 “客至固足喜,不至静亦佳。”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宁静,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客人的到来固然令人欢喜,但即使客人不来,也能享受安静的美好。这种平和的心态,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柴门终日掩,风过有时开。”这两句诗人以柴门为喻,描绘出生活中的偶然和必然。柴门虽然终日紧闭,但风吹过时,也会偶然打开。这正如生活中的种种际遇,既有必然,也有偶然。 “岂不念笑言,轻易交成乖。”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际交往的深刻理解。难道不想念欢笑的语言,轻易的交往却往往会带来不和。这是对人性、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庭柯有好鸟,众音何喈喈。”这两句诗人以庭柯和好鸟为喻,描绘出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庭院里的树木有好听的鸟儿在歌唱,各种声音和谐共鸣。 “晨征暮来止,乃与我心谐。”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早晨出发,傍晚归来,这种生活节奏与诗人的内心十分和谐。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展现出一种淡定从容、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独坐》是明朝道原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心境以及社会环境有关。明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发展,僧侣们的修行与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道原法师作为一位僧侣,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独坐》一诗,通过描绘独坐修行的场景,展现了道原法师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的领悟。独坐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旨在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内心平静,进而领悟佛法真谛。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青山不语花含笑,流水无声鸟自鸣”,也体现了僧侣们修行时所处的清幽环境,以及他们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独坐》的创作背景与道原法师的修行生活、心境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