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石不能言语,云如过去身。
意求虽仿佛,事往或湮沦。
洞壑龙离隐,池墉草得春。
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意象的诗。诗人借助石头、云朵、洞壑、池墉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生命、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句“石不能言语”,石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无法言语,却以其存在和形态传递着信息,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与后面的“云如过去身”相映成趣,云朵飘忽不定,象征着过去的身影,而石头则代表了历史和记忆的积淀。 “意求虽仿佛,事往或湮沦”表达了人们对于过去的追寻,往往只能得到一些模糊的印象,而真正的事情可能已经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记忆的深刻理解。 “洞壑龙离隐,池墉草得春”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更迭和变迁。龙离隐于洞壑,草得春于池墉,表现了生命的循环和重生。 最后的“山民忽惊避,吾此岸乌巾”,通过对山民惊避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而“吾此岸乌巾”则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人生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的创作背景主要与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诗人的个人感受有关**。赵汝谈在游览一处有清泉碧涧景致的地方时,被其美景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冲动。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并借景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心境。同时,从诗题中也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依照曾景建的《红泉碧涧》诗的韵脚来进行创作的,也体现了诗人之间的文学交流与互动。
上一首
《歇后》
相关诗词
  • 1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2
    [宋]
    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
    朅来十月九湖山。
    人笑元郎太漫。
    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
    兹游未必胜骖鸾。
    聊作湖南公案。
  • 3
    [唐]
    沁园佳丽夺蓬瀛,翠壁红泉绕上京。
    二圣忽从鸾殿幸,双仙正下凤楼迎。
    花含步辇空间出,树杂帷宫画里行。
    无路乘槎窥汉渚,徒知访卜就君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