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日下旧闻考》题辞》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重考彝尊书,赞许他的作品真实,可作范本。诗歌赏析如下: 1. 首联介绍写作的背景。这副联上句就彝尊出句以入韵,扣诗题。荀鸣鹤为钱塘人,这里泛指某人,由“因日下”看出诗为当时所作。“迹逮春明”言孙北平由春明梦(明代狱名)中而来,有入世经历。“北平”又称“平林”,其字懋昭当属平林后学。诗友相会于话别之室,交谈之余,诗人触景生情,不由发出如此写作的感慨。 2. 颔联即对这写作背景的具体展开。一是表明作者的看法,一是表明重考彝尊书的原因。“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一句用比兴手法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重考的书未必完美无缺,但是它的作用不可抹杀。“罣漏”、“淆讹”与“补所阙”、“校从精”对照鲜明,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肯定了重考书的价值。 3. 颈联由书及人,赞许友人品格高尚。“百年熙皞繁文物”表面意思是说社会和谐,文物繁盛,是一副赞美太平盛世的对联。“似胜三都及两京”则把杭州比作“三都”(指东晋顾恺之的《洛阳伽蓝记》中的三座名都)和“两京”(指隋唐两京),盛赞杭州的繁华。 4. 尾联收束全篇,再次表达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七言权当序而行”是说用七言诗来表达对荀鸣鹤的赞美之情。“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再次点明二人身份,并照应开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重考彝尊书的肯定与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兴、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赞扬了友人的作品和人品。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诗。
创作背景
乾隆的《《日下旧闻考》题辞》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朱彝尊原编的《日下旧闻》。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弘历命翰林院侍讲窦光鼐、朱筠等根据《日下旧闻》加以增补、考证,乾隆帝亲自作序、考订,于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刻版出书,更名为《钦定日下旧闻考》。该书记录了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古迹等等,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此,乾隆的《《日下旧闻考》题辞》是为了表达对该书编纂的重视和对北京文化的赞美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1
    [唐]
    宠至乃不惊,罪及非无由。奔迸历畏途,缅邈赴偏陬。
    牧此凋弊甿,属当赋敛秋。夙兴谅无补,旬暇焉敢休。
    前日怀友生,独登城上楼。迢迢西北望,远思不可收。
    今日车骑来,旷然销人忧。晨迎东斋饭,晚度南溪游。
    以我碧流水,泊君青翰舟。莫将迁客程,不为胜境留。
    飞札谢三守,斯篇希见酬。
  • 2
    [明]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 3
    [唐]
    爽气变昏旦,神皋遍原隰。烟华久荡摇,石涧仍清急。
    柳暗山犬吠,蒲荒水禽立。菊花明欲迷,枣叶光如湿。
    天籁思林岭,车尘倦都邑。譸张夙所违,悔吝何由入。
    芳草秋可藉,幽泉晓堪汲。牧羊烧外鸣,林果雨中拾。
    复此遂闲旷,翛然脱羁絷。田收鸟雀喧,气肃龙蛇蛰。
    佳节足丰穰,良朋阻游集。沉机日寂寥,葆素常呼吸。
    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良时有东菑,吾将事蓑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