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湘江泛舟》

湘川洛浦三千里,地角天涯南北遥。
除却同倾百壶外,不愁谁奈两魂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和慰藉之情的诗。首句“湘川洛浦三千里”描述了地理距离之远,湘川和洛浦相隔千里,象征着诗人与所思念的人之间的遥远距离。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也包含了心理上的隔阂和思念之苦。 次句“地角天涯南北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距离感。“地角天涯”字面意思是地的角落和天的边际,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用来强调诗人与所思念的人之间的深远隔离。“南北遥”则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 然后,诗人通过“除却同倾百壶外”一句,表达了对于相聚和慰藉的渴望。这里的“同倾百壶”形象地描绘了畅饮欢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和所思念的人共度欢乐时光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愁谁奈两魂销”中的“不愁”表达了诗人的坚定和豁达,尽管面临距离和隔离的困难,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沮丧或忧虑。“两魂销”则形象地描述了两人相思之苦,仿佛魂魄都为之消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念的人的深深眷恋和慰藉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坚强的性格。
创作背景
《湘江泛舟》是唐朝诗人杨凭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他在湘江上泛舟时的所见所感。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背景: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主要河流,流经多个城市,沿岸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杨凭在湘江上泛舟,可能是出于游览观赏的目的,同时也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2. 社会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学艺术繁荣发展,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的关注。杨凭作为唐朝的诗人,其创作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3. 个人背景:杨凭本人具有文学才华,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在湘江泛舟时,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启发,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综上所述,《湘江泛舟》的创作背景包括地理、社会和个人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诗词
  • 1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2
    [唐]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 3
    [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