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中泛舟》

仙郎归奏过湘东,正值三湘二月中。
惆怅满川桃杏醉,醉看还与曲江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令人沉醉的春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我们逐句来赏析一下: 首句“仙郎归奏过湘东”,这里提到了“仙郎”,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也让人好奇他的目的地“湘东”是哪里。这为后面的诗句铺设了一层神秘色彩。 次句“正值三湘二月中”,这里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正是在二月的湘东,这里的“正值”一词让整首诗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立刻清晰起来。 接着是“惆怅满川桃杏醉”,这一句非常生动,用“惆怅”来形容满川的桃杏,仿佛这些植物也有情感,而“醉”字更是将桃杏的状态活化,好像它们也在享受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沉醉其中。 最后一句“醉看还与曲江同”,这里的“醉看”与前面的“惆怅满川桃杏醉”相呼应,而“还与曲江同”则让人想起了曲江的美景,将湘东与曲江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这首诗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展现了湘东二月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那浓厚的春意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诗人的巧妙用词和流畅的诗意,也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春中泛舟》是唐朝诗人杨凭的一首佳作。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心境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春中泛舟》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其创作背景: 1. 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代,文学和艺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感悟。 2. 春季的启发:诗题为《春中泛舟》,显然是在春天的时候创作的。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给了诗人创作的灵感。 3. 泛舟的体验:诗人可能在一次春天泛舟的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于是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4. 个人情感:杨凭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可能也反映了他在某个时期的心境和情感。 综上所述,《春中泛舟》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杨凭在春天的某个时候,泛舟湖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创作出了这首诗歌。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2
    [唐]
    夕映翠山深,余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泛,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 3
    [唐]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