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戊子避乱舟中寄弟》

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萍叶晚来秋。
干戈满眼惊残梦,风雨伤心逐去舟。
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
更怜宿草青青冢,寒食新烟望里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萍叶晚来秋。”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环境,野外的树木在鸣蝉声中悲切地嘶鸣,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蓼花和萍叶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晚来的秋意。这些景象都带有凄凉和悲苦的意味,让人不禁想起战乱时期的人们所经历的苦难。 颔联“干戈满眼惊残梦,风雨伤心逐去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痛心和对故乡的思念。干戈满眼,意味着战争频繁,让人惊扰了美梦。风雨逐去舟,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担忧。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担忧。丧乱之中,只有弟弟陪伴着自己,让人感到一丝安慰。但是艰危无奈老亲忧,则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父母的担忧和牵挂,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更怜宿草青青冢,寒食新烟望里愁。”最后两句再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痛苦。宿草青青冢表达了坟墓的凄凉景象,寒食新烟望里愁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戊子避乱舟中寄弟》是清朝诗人方琬在戊子年(公元1828年)避乱舟中所写的一首诗,寄给他的弟弟。该诗的创作背景是清朝道光年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方琬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离开家乡,乘船逃难。在舟中,他思念弟弟,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对家乡战乱的忧虑之情。
相关诗词
  • 1
    [明]
    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
    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先翁曾长武昌县,死葬山中厄兵变。
    山中父老怀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劝。
    鹤年避乱东海头,年深道阻生烦忧。
    乱靖还寻武昌路,泪痕滴满先翁丘。
    彷徨改葬樊山侧,不惜黄金换沙石。
    此身尚在天地间,何事能令慰朝夕。
    卜日已定雨漫漫,十日不止难下棺。
    仰首呼天雨中拜,雨为阁驻阴云端。
    葬后仓皇下山去,大雨依然大如注。
    是时送葬纷如云,祭奠争趋墓边路。
    母困干戈生别离,儿大母死才得归。
  • 2
    [明]
    昔年避乱久相依,今日重来却似归。
    客意欲随春北去,雁声犹带雪南飞。
    已多中国栖荆棘,不独阳山死蕨薇。
    倘向赤松方外住,愿陪鹤从莫相违。
  • 3
    [宋]
    漫向潭源晦此身,自嗟无地可投明。
    栽培劲节依崖翠,采撷香芹绕涧清。
    避乱遣怀聊圃治,论交且喜傍山行。
    何时并辔临溪上,静听飞泉万壑声。
  • 4
    [元]
    蒙岩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玉堂开绮户。不隔尘寰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时光烂漫,烟雨冥蒙,恍隔尘世。汲泉煮茗,清话移时,为赋菩蛮一阕云。通议大夫宪佥世玉题(元金石偶存。)
  • 5
    [明]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
    十月大课成,幸且无亏折。
    省垣诸公相,筵燕每攀接。
    和气蔼如春,鱼水喜相得。
    家有黄马驹,日夕畏踶啮。
    平章换青鬃,裁银补吾缺。
    因得与子槃,求姻细抡择。
    戊子王氏女,偶与龟筮叶。
    遂于十月间,随宜为昏结。
    念汝一载余,音问成远隔。
    劳我昼夜思,梦寐常切切。
方琬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