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仙平日链心丹,荏苒光阴百岁閒。 随分种花供冷眼,逢人留酒有温颜。 乾坤只作醒中梦,风月何妨忙处閒。 有约酬春争起舞,要看北道破先悭。 |
| 风雨窗常黑,衰翁罢读书。 纵横惭七略,废惰失三余。 宴坐工夫熟,多闻习气除。 韩公未解此,误诮腹空虚。 |
| 白酒延宾出自如,收书养性务三余。 山人醉吐惊人句,却向东庵素壁书。 |
| 不肯喧喧奏子虚,何心江上惜三余。 陆浑火但无家计,宣榭灾宜费图书。 每恨血鳞能雨若,何堪脱角去焚如。 知公辅弼关心处,不比他人乐退居。 |
| 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 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 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 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 平生乐事在三余,不管梧阴过玉除。 绝尾忽参嫠纬句,风尘今日正愁予。 |
|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 江湖新识面,恰似旧相知。 腹贮三余学,才工十咏诗。 声名艺太史,家世郑当时。 客路携琴去,终须遇子期。 |
| 佚老无如水在磐,聊将遮眼度三余。 有时忠义忽相激,间遇包糈与子胥。 |
| 少年未识堤防老,不办坡翁大字书。 犹有壮心躯万卷,其如昏目负三余。 睡迟只怕中宵觉,交淡从教俗轨疏。 瞑坐漫搜诗拨遣,灵台一片炯如初。 |
| 家学三余足,词场一眼空。 商髭连芦鹗,点客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杨执戟,临老悔雕虫。 |
| 雪溪后人贤,门户郁相扶。 牙签三万轴,研究勤三余。 天命未可期,毋嗟失东隅。 但问道在己,穷达何关儒。 |
| 人物如君少,相期上石渠。 博文该四部,笃学富三余。 泪尽知无及,交深未觉疏。 何时酹坟草,细读茂陵书。 |
| 力贫藏得五车书,趁就炎歊晒壁鱼。 安得身间饶目力,年年铅椠课三余。 |
| 散尽千金买尽书,短檠两夜趁三余。 相如自倚多文富,不问家无澹石储。 |
| 秋来病体费支吾,深闭柴门卧草庐。 药裹多寻医者问,酒樽寖与故人疏。 时须勉强陪来客,未免辛勤答远书。 此外儒生真气习,简编犹欲趁三余。 |
| 庭树禽翻鸡唱初,缿筒钱罄老饕厨。 冰壶不忝元脩菜,箬叶何惭丙穴鱼。 一线漫长迷五色,寸阴真足助三余。 暖随水雾先春发,寒并冰山与岁除。 |
| 石头望月秦淮里,不知月在秦淮水。 银汉平铺一色秋,珠阁琼楼正相似。 秦淮女儿十三余,绡幕半卷坐飞除。 霜妾星妃两不如,云中雀子那得住。 桂树团团系舟处,极浦烟波从此去。 |
| 欲就前贤去不如,几年功力在三余。 终然觉我多金卵,幸甚逢翁侍玉除。 函丈中间亲觅诀,残编里许细观书。 自怜旧习如尘污,入发成胶未易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