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来不复较三余,只养恬愉守故居。 新火又逢寒食节,故人谁寄一行书。 随人只得身康健,寓物须烦酒破除。 剩读佳章正凭槛,海棠花上雨疏疏。 |
| 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 明经传一相,考古付三余。 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君能葺遗址,堂宇胜於初。 |
|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 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 |
| 梅老竹疏疏,先有有敝庐。 偷生俄八十,课子尚三余。 脚软安凭杖,牙衰烂煮蔬。 天犹嫌过分,时复病河鱼。 |
| 南渡几年裹,深山谁力书。 独君酣百战,许我丐三余。 参斗明灯炉,湖江渴砚蜍。 斯人犹不第,天理竟何如。 |
| 湖海三十载,穷观未见书。 文章耻沿袭,体制薄浮虚。 老去情怀恶,生平习气除。 交亲应笑我,术业废三余。 |
| 少年基一篑,长岁足三余。 忽作飞黄去,顿超同队鱼。 尊前八采句,窗下十年书。 定作牛腰束,传抄听小胥。 |
| 初无家学赡三余,滥被君恩有此除。 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 汗颜莫称英髦选,冷眼终输山泽居。 自昔与君忧世切,只今何策塞侵渔。 |
| 世上纷纷博一庐,案头矻矻守三余。 牢辞门外鸡豚社,菜味深长手灌锄。 |
| 李侯平生无他好,眼中黄卷常自娱。 明窗危坐对贤圣,鼓吹不可一日无。 欣然会意便忘食,心醉何止勤三余。 几年携家避盗寇,尚得戏彩乘潘舆。 摄官江外有何好,阔步日边真良图。 试求假直亦不恶,他年不减行秘书。 |
|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余。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
| 先生风节昔人似,白发箪瓢犹嗜书。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
| 学似贫家老破除,古今迷忘失三余。 极知鹄白非新得,谩染鸦青袭旧书。 |
| 托情忻六学。 游目爱三余。 覆局能悬记。 看碑解暗疏。 诓尝游魏冉。 那时说范睢。 池水朝含墨。 流萤夜聚书。 |
| 无财有至乐,岂不在读书。 朝夕坐展卷,何必论三余。 无位有大权,岂不在作史。 上下古今间,褒贬由一己。 左氏本彬彬,马班亦继起。 文采烨以光,直笔垂千纪。 云胡魏晋来,祗以饰怒喜。 所恶西施<女虽>,所好无盐美。 鉴别昧人伦,传闻凭口耳。 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 编简虽浩繁,君子意所鄙。 |
| 残花残木总精神,才见寅年一日春。 柳态美如新栉发,山容亲似远归人。 闲追老衲三余辈,更踏冰池五六巡。 江郭早须骑马出,旋呼稚子觅头巾。 |
|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 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与泉石居。 想憎俗事败人意,独愿灯火勤三余。 今人不出如处女,陋室暗屋跖不如。 闻君读书胡乃尔,政恐心地怠芟锄。 前辈浑厚应有此,难弟难兄俱可书。 |
| 闻道山炉一炷香,三余常得寸心降。 直须了取诗千首,始可闲期璧一双。 梅润未能排絮帽,日阳只拟上云窗。 伫公纳锡充前列,毋使迟迟出九江。 |
|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 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 千里犹回首。 |
| 青宫楼观近尧阶,班列屏风间坐开。 人羡杜閒生杜甫,天教苏颋继苏环。 马归禁苑行边柳,鹤伴平山隐处梅。 我恨长才斸黄独,兀年无计策衰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