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 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 长闲犹未得,逐日且偷闲。 |
| 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不恋,千山远梦残。 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
| 三宿离桑下,栖迟向一年。 无来元谩尔,欲去也凄然。 峡路梅随马,吴江柳系船。 此生地再到,题字寄山泉。 |
| 逐客无书入帝城,灵光今阙几公卿。 当时何敢书三宿,诸老谁招鲁两生。 双碧崔嵬容雪卧,一黄觳觫了春耕。 极知穷薄难为力,犹幸林间识太平。 |
| 半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
| 璇穹莹澈晴风后,晓日初融陌路泥。 老桧苍筠潜动色,迎春送腊好分题。 藏春僧合心曾恋,闯海山亭梦到迷。 回首桑阴三宿旧,鄮城东去虎存西。 |
| 廿载金陵九还往,何如三宿在桑间。 还家更有江南兴,只取囊诗子细看。 |
| 从前身不梁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鑽得红窗开。 |
| 不过招提半载余,秋高重访素师居。 朅来桑下还三宿,便拟山中构一庐。 此地果容成小隐,百年那厌读奇书。 君看岭外嚣尘土,讵有吾侪息影区! |
| 篱边方对菊花黄,又报文移出草堂。 三宿敢云桑下恋,四翁终愿橘中藏。 泉萦去路常低咽,酒向离亭不肯香。 圣代多才焉用我,明年重上乞身章。 |
| 表表两卿吾莫逆,青刍白饭玉为醅。 因循桑下成三宿,解后花时更一来。 |
| 云洞更何许,新坪又一村。 前林露微月,半岭闻惊猿。 野老不避人,篝灯候茅屋。 始笑行路难,百里已三宿。 |
| 预想迎门笑破颜,不辞触热为君还。 毅然独客归初伏,远矣孤城裹乱山。 欲去宁无三宿恋,得休已负一春闲。 悬知此夕江南梦,长绕蛮村古驿间。 |
| 尝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闲。 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 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 古人夸一宿,三宿我才还。 |
| 偶有幽人访,柴门始一开。 大颠留偈去,小谢袖诗来。 襆被嫌三宿,挑灯读百回。 惟应双屐齿,历历在莓苔。 |
| 残阳终日望栖贤,归路携家得访禅。 世缺一来应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缘。 诗题不忍离岩下,屐齿难忘在水边。 猿鸟可知僧可会,此心常似有香烟。 |
| 夜雨溪头泊客船,檐花沟溜亦涓涓。 灯前诗酒留三宿,纸上功名付百年。 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巅。 欲归苦被微官缚,不得相从酌冷泉。 |
| 四壁萧萧落叶声,招留聊试子交情。 不应华屋延珠履,得似蓬窗共铁檠。 襆被都无三宿恋,重裘未觉一寒生。 暮年彼此懽悰薄,相对清谈听断更。 |
|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
| 尚记诛茅柳外堤,水光摇雾润窗扉。 桑间曾是僧三宿,海上能忘鹤一归。 野店樽罍醅脚酽,比邻鸡鹜稿头肥。 解颜一醉平生事,更向行藏计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