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凭阑干。 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 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白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 靖节固昭旷,归来侣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 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
临决遗经自圣衷,固殊野外与淹中。 五三典礼勤稽古,十六星霜久积功。 倚席居然惭寡浅,登床安敢紊卑崇。 防民不在文为末,端击宫庭实践充。 |
台上凭阑干。 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寒闲。 特地遮栏。 与天一样自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就追还。 |
山城水隘小桥傍。 竹里早梅芳。 纵有丹青图画,难描幽韵清香。 妖娆天赋,偏宜素淡,杨氏宫妆。 雅态何须艳丽,孤标不在春光。 |
道人如青松,孤高不成业。 爱此黄金花,萧然有淳风。 新诗皎秋月,警我野性慵。 佳意不在酒,此身今醉翁。 |
交友不在眼,逢君怀抱开。 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来。 老境侵霜鬓,羁愁付酒杯。 身闲不易得,相与且徘徊。 |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毫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 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 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 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 |
行有尚时观羽坎,不终止处认兼山。 止中自有流行好,不在从违用舍间。 |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 |
佛法本无多子,堂堂日用之问。 只因自信不及,却於易处艰难。 今夜不免作些方便,为诸人豁开户牖拶碎疑团。 星在秤兮不在盘。 |
冈头老桧不记年,古父约以千龄传。 高枝凌兢倚北斗,低枝犹藏万岁烟。 蟠根直与地争固,不许蚓穴通黄泉。 阴森古怪神物附,雨晦每见蛟龙骞。 贤哉乐天真逸者,手植苍桧今宛然。 元和元丰五十纪,婆娑下委才及肩。 信此千龄尚虚云,几见海变丘陵迁。 乃知不为斤斧夭,不在涧底与山巅。 |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
暗而明,虚而盈。 水天秋色共,月昼夜潮平。 无在不在,无生不生。 诸尘随起到,万化得纵横。 默默大全兮壁挂闲口,堂堂正受兮谁黏恶名。 |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
骤雨送残雪,山涧没半膝。 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 赤土流水红,青土流水碧。 寸步阻烂泥,诗眼返自德。 维兹九江路,巴蜀通大驿。 今事既不然,取道浮梁侧。 西偏数巨港,春涨辄泛溢。 无桥复无船,仆曹为予戚。 老夫负胆气,动为万里役。 江河淮湖间,径度无怖色。 恭惟天所棐,岂不在正直。 但行无所苦,前路皆晴日。 |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 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 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
若以色见我,色衰令人忘。 香为众妙宗,妙亦不在香。 乡来芸芸者,自意傲雪霜。 当斯玉立时,曾莫一在旁。 |
幽讨厥初,湛存若虚。 体明无尽,气清有余。 太行之雪压屋,黄河之冰载车。 豹雾变文之虎,龙雷烧尾之鱼。 风烟濡腻,草木光舒。 根根尘尘了了,法法念念如如。 舂坊行者得衣钵,可信心传不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