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谷今迁变,衣冠半不存。 闾阎小儿女,尽解北人言。 |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
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
性在体内,影在形外。 必往体随,形行影会。 体性不存,形影安在。 影外之言,曾何足怪。 |
结庐旧与青山对,修竹萧疏半不存。 惟有亭前古梅在,暗香疏影几黄昏。 |
对扬殊特本同参,谁自辽空强指南。 今古不存师弟子,一轮秋月印寒潭。 |
报慈一隔,描邈不得。 大用现前,不存轨则。 |
瘦竹挑云过此村,十年前事总销魂。 当时新庙曾题字,壁才泥枯半不存。 |
百卉千花了不存,独开黄菊伴金樽。 欲知却老延龄药,谁信幽香是返魂。 |
废兴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众所忌,悠悠谁与归。 吾义苟不存,岂更月攘鸡。 风清闻鹤唳,想见南山栖。 |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 逸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 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 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 |
人子勤於孝,无时志不存。 夜来安寝息,早起问寒暄。 |
竹舆声伊鸦,路转登古原。 孟冬郊泽旷,细水鸣芦根。 雾收浮屠立,天阔鸿雁奔。 平生厌喧闹,快意三家村。 思生长林内,故园归不存。 欲为唐衢哭,声出且复吞。 |
林君庐不存已久,苏公堤比旧尤佳。 绝怜夹堤柳渐暗,谁见傍庐梅正花。 |
丹山月冷,祖室风清。 瞻之仰之,千载扬名。 古佛不存檀佛像,寒岩曾许铁牛耕。 |
此山虽小众山尊,半近吴城半近村。 一壑风烟龙窟宅,满堂巾盔佛儿孙。 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 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 |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在足运奔。 豁开则东西南北,把住则毫发不存。 |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
无论晴及雨,岁岁到寒原。 下马陵如故,书麟笔不存。 心灯长在世,谏笏尚传孙。 毫发皆翁赐,难忘罔极恩。 |
壁观婆罗门,家业大天下。 传远枝派分,寸土不存也。 焚香作忌斋,普请礼三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