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
|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
| 青溪访道凌烟曙,王子仙成已飞去。 更值空山雷雨时,云林薄暮归何处。 第一百五十六卷 |
|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
| 梨花落尽柳花时,庭树流莺日过迟。 几度相思不相见,春风何处有佳期。 |
| 呼筇起寂下云居,寒麓回春寻友于。 烟染草芒三径暗,雪晞麦脚一鉏濡。 欲求真语涤尘想,那畏峭风生粟肤。 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 |
| 世事莫寻思。 待说来、天也应悲。 百年已是中年後,西州垂泪,东山携手,几个斜晖。 也莫苦吟诗。 苦吟诗,待有谁知。 多不是无才气,文时不遇,武时不遇,更说今时。 |
| 朝游翔凤池,暮直中书省。 无由见颜色,况乃当畏景。 退朝八月朔,因得修造请。 高闳一何新,未归闾巷静。 版刺留姓名,不遑伫轩屏。 驱马返我庐,道逢驺从整。 敛辔莫敢行,顾望立俄顷。 还家稚子言,有车来炳炳。 传是紫微人,将回犹引领。 如何互相乖,徒自想形影。 更待秋风高,缓步时往省。 |
|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
| 桃溪一何清,想像武陵水。 所爱春风时,灼灼花数里。 渔艇日来去,无人识归止。 安知历幽源,不遇神仙子。 |
| 自叹文章不遇时,平生壮志与心违。 十年湖海无家住,千里乡关有梦归。 残夜月寒灯晕淡,高秋天阔雁声微。 伤今思古愁无奈,老泪斑斑湿客衣。 |
| 只叹襄阳不遇时,襄阳初不要人知。 不然岂少投机句,偏诵南山北阙诗。 |
| 大似斯文不遇时,无人采佩世无知。 援琴与鼓猗兰操,五百年间一退之。 |
|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 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 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 空余行径在,令我叹人吟。 |
| 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 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
| 测测日西去,去来无尽时。 百年无半在,一事更何为。 草屋倚寒木,疏梅横短篱。 直能捐世虑,何处不忘归。 烟冷风寒处,芙蓉三两枝,愁怀方换酒,秋意更催诗。 不遇元白友,宁寻沈宋师。 谁知苦吟处,发落一丝丝。 |
|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左革右未}{左革右曷}说行师。 |
| 萧萧一径入秋苔,束带时愁长吏催。 旅食又看鸿雁至,家书常共荔枝来。 花边小几听禽坐,竹里孤琴候客开。 千载赋成伤不遇,白头谁惜董生才。 |
| 千林黄落涧冰坚,应是江湖作雪天。 偶有客过居士室,绝无人识孝廉船。 绣衣二使交章荐,黄册诸郎律赋传。 莫向明时嗟不遇,乃翁穮蓘子逢年。 |
| 东风时不遇,果见致君难。 海岳影犹动,鹍鹏势未安。 星沉关锁冷,鸡唱驿灯残。 谁似二宾客,门闲嵩洛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