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人此书欲在眼,扁舟一宿亦随身。 霁月光风开玉轴,千年彷佛见斯人。 |
| 南阳素书,浩之素珍。 而本朝观浩之书,又皆以为绝伦。 今视诸贤之跋,凡十有三人。 岁月几何,又不能仿佛其清尘。 书意日新,而迹日陈。 白首之攻,庶几信今。 |
| 书摹于唐,故不当印以贞观。 然而涸笔天成,书名云烂,殆不止于真之乱。 彼无别者,徒欲侈其真而汩以赝。 石汰玉出,泾分渭判,尚考予赞。 |
| 纷纷世上如落花,东风即入东邻家,要亦余事吾何嗟。 斯人故国之乔木,枝叶胡然亦流落。 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 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 君不见人间秦汉,子子孙孙永宝用。 |
| 天津织女琼为梭,的皪八体辉明河。 云章玉字炯不磨,一洗秦籀麾周科。 人世剪割同绮罗,百衲尚可睨伐柯。 告身莫易矧换鹅,浙江轰豗老伏波。 龙象骇栗严撝诃,玉函金钥神畀珂。 一洗海岳遗恨多,千岩唐晋春嵯峨。 |
| 当时高蹈翰墨场,江南李氏洛下杨。 二人殁後数来者,西台唯有尚书郎。 篆科草圣凡几家,奄有汉魏跨两唐。 纸摹石镂见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侧厘数幅冰不及,字体欹倾墨犹湿。 明窗棐几开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声雷未闻,何得龙蛇已惊蛰。 仲将伯英无後尘,迩来此公下笔亲。 使之早出见李卫,不独右军能逼人。 枯林栖鸦满僧院,秀句... |
| 饮水味吾易,秋江亦让清。 寒初身欲蛰,病后发重生。 乞米亲书帖,淹菹未满罂。 高天风露洁,庭菊晚含英。 |
| 百个修篁一树梅,蕙盆兰斛共相陪。 客来不但繙书帖,兴至更能传酒杯。 |
| 安石榴花照眼明,去年四月在都城。 曾于古锦窥书帖,更以香醪酌兕觥。 照耀屡嗟红最盛,宠光今想绿增荣。 定王旧国重看处,门第违离岁已更。 |
| 秋风百里梦姚城,无限闲愁集短檠。 零落交游怀鲍叔,逡巡书帖愧真卿。 谋身肯信贫难忍,食指其如累不轻。 见说湖南风物好,何时去买薄田耕。 |
| 老去慵驰鹜,诗来慰阔疏。 吾庐聊复尔,仁里盍依于。 乞米惭书帖,呼儿笑撷蔬。 强吟须捻句,博得玉钩书。 |
| 萱草堂开,仙姿秀、金枝玉叶。 亲曾映、尧阶三月,蓂舒六荚。 荣侍早随台辅鼎,长生已镂天潢牒。 自当年、苹藻俪勋门,能循法。 掌中贵,双珠握。 慈训笃,家传学。 信陶亲珪母,要还相业。 最好鳌头攀盛事,只今鹤发承殊渥。 任年年、王母献蟠桃,金书帖。 |
| ...解,正藉醺酣得嚅嗫。 少年举白未尝辞,渐老深杯见还怯。 何当共有种秫田,免向官垆走书帖。 |
| 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帖拂秋尘。 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 |
| 寓世年虽往,安心矣已平。 每思丹灶冷,宜觉世缘轻。 布被鸡催晓,蓬窗鹊噪晴。 呼儿净洗砚,书帖寄青城。 |
| ...,文园有好音。 朱茎殊菌蠢,丹桂欲萧森。 黼帐回瑶席,华灯对锦衾。 画图惊走兽,书帖得来禽。 河曙秦 |
|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筹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