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 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 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 胜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
| 宿雨洗空阔,出此方寸岑。 联绵翠光浮,妙巧不可寻。 飞云去未返,慰我千里心。 谁为具徽弦,有酒聊自斟。 |
| 苍岩高郁盘,下有千仞倾。 当时捐佩侣,寄此琤琮声。 坐石风露晚,心与秋月明。 沧浪若可濯,勿负冠上缨。 |
| 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天空开翠微,不爱尘士触。 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 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 |
| 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 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 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 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 |
| 娲皇识五石,炼之能补天。 补天有何迹,五石世不传。 五石岂不传,人心禀灵坚。 一日彝伦叙,千年造化全。 此石经几炼,天亦经几补。 火候吾有之,吾师鲁男子。 |
| 远岫参横滃白云,一声雷震出天门。 恍然身在龙头上,笑引庄生五石樽。 |
| 太乙吹炉处,依然刻帝青。 千峰抱须萼,五石炼置形。 叨利移金畤,神霄堕碧铃。 仙衣如可拂,投杖出空冥。 |
| 圣人称水哉,昼夜流不息。 东坡如万斛,南华只五石。 |
| 岁寒老石尚干霄,松柏摧残只艾萧。 岣嵝字昏烟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 凉蝉高挂千寻壁,断涧闲浮五石瓢。 不信渠侬呼不醒,倘逢归鹤试招邀。 |
| 大瓠秋成实,垂垂挂旧林。 剖坚容五石,济急直千金。 瓢饮希贤乐,匏尊共客斟。 许由嫌汝聒,掷去是何心。 |
| 白玉楼台近广寒,冷侵银海眩光翻。 只应天上梨花老,聊作人间柳絮繁。 庆卜有年先一白,喜随宽令到千门。 使君浩兴怜诗酒,隽饮谁供五石尊。 |
| 风敛长空宿霭消,千山极目思迢迢。 沧江雨色收枫叶,银汉秋声入柳条。 古洞殷雷还吐雾,闲云拥日故回潮。 坐来一酌甘泉水,欲借山人五石瓢。 |
| 秋雨成萧瑟,缃桃辱记存。 品高来禁籞,地远想崑崙。 幸有千年实,愁无五石樽。 欲修琼玖报,素手愧空言。 |
|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
| 道包众妙起经纶,粒粟中藏天地仁。 五石匏徒夸彼大,一瓢饮有乐之真。 从来硕果存生意,吾岂匏瓜系此身。 文穆此心唯念旧,还能续得馑亭春。 |
| 女娲炼五石,上补天之缺。 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 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嶻嵲。 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 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 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 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 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 |
| 骨相酸寒不足论,平生心赏旧家村。 七年误索长安米,百病几成楚客魂。 命薄不堪嗟分定,官閒犹得荷君恩。 秋风一醉余疴殄,须乞庄生五石樽。 |
| 已破谁能惜甑盆,颓然醉里得全浑。 欲求公瑾一囷米,试满庄生五石樽。 三杯卯困忘家事,万户春浓感国恩。 刺史不须邀半道,篮舆未暇走山村。 |
|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 古井涵虚碧,疏钟入户清。 荒芜怜夜色,寒溜引秋声。 丹竃封苔老,芝田积雨平。 风光齐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