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 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 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 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 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 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 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 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 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閒。 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
| ...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 |
| ...,长途走崎岖。 二百里见我,寒荄求吹嘘。 顾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阙里有圣孙,佩服诗与书。 孜孜行仁义,阴德及焦枯。 三县十万人,其命绝而苏。 岂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欤。 |
| ...秋万岁兮永奉君王。 妾虽益衰兮尚供蚕桑,愿置茧馆兮组织玄黄。 欲诉不得兮仰呼苍苍,佩服忠贞兮之死敢忘。 |
| 君言不为诗,乃有如许味。 诗亦何与人,政恐伤吾气。 中怀松柏坚,外暴雘塈。 君虽不我语,我亦长自畏。 不惟费口颊,政尔悲肠胃。 良由习未除,匪是真为贵。 君言固邹鲁,君笔犹汉魏。 绝倒岂自文,善谑非加诽。 赠言要有益,佩服当无既。 胜私与致果,曰克仍曰毅。 曾闻郑渠凿,终有秦亩溉。 闵闵望其成,悠悠勿虚费。 |
| 吾门何所喜,子衿青青多。 豹常志古道,佩服卿与轲。 平淑号能赋,其气典以和。 枢从吾日久,道德能切磋。 泽也齿最少,已有亭亭柯。 彰颇通典籍,所立不幺麽。 淳乎性源浊,今亦为清波。 就初学诵诗,日记十板过。 材虽有高下,异日俱甲科。 会汝少俊异,美若玉山禾。 看汝辞林中,枝条渐波娑。 合亦稍纯茂,知不随身矬。 其流虽涓涓,... |
|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 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 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 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 君往坐臯比,文行成粹美。 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 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 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 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 予友有黄功,昔分教於此。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是行若登仙,剑气炯青紫。 只恐席未温,... |
| ...知,察人过差穷隐伏。 圣人閫域未易到,责我谓我追遐躅。 观渠待我最深厚,我听其言当佩服。 端知良药苦难堪,已我沈疴功甚速。 古人闻过每欣喜,要令忠告来相续。 今我昏怠不自强,逆耳阔疎亲软熟。 嗟予示免世俗病,每读古书知不足 |
| ...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巾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袄凶。 传闻共国居大岛,土壤活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卯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示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 |
| ... 感君一寒语,醉乡强攀跻。 还归叱涂路,撑斤只杭梨。 我策三十六,第一捐町畦。 佩服今十年,墨化浙东西。 惟有三宿恋,弱念牵方闺。 |
| ...掖山立。 缀兆序位,登降终日。 吾故鼓之以相礼,所以作尔之强力。 乃若冠盖孔孟,佩服程朱。 鸡鸣而起,亦步亦趋。 吾故鼓之心戒晨,所以觉尔之迷途。 至若理欲昏明,义利白黑。 夕惕不谨,日省何益。 吾故鼓 |
| 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