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堂寂寂夜鸣蛩,苦为儿曹课日功。 道体浑沦参太极,皋比冷落坐西风。 研硃点易露华白,剪烛谈经帐影红。 礼乐斯民开治教,闽中常衮蜀文翁。 | 
| 离离秋色上梧枝,向晓烟云冷砚池。 绛帐谈经千古道,青山对酒几联诗。 西风红叶林边树,夜雨青灯鬓上丝。 竹瘦荷枯篱菊净,暂韬笔砚彻皋比。 | 
| 芦苇西风雁影孤,凄凄凉气入郊墟。 铁檠灼烁三更雨,道脉精微几卷书。 潘鬓星霜愁发短,韩堂风露故交疏。 朝迁有道奎星显,何苦蓬窗守蠹鱼。 | 
| 我诗求我混沌初,君诗求我糟粕余。 低头小参有顿渐,抚掌大笑无精粗。 谁收六律入三籁,更敛八风妲一噫。 四诗元自五声生,无声敢问诗安在。 | 
| 未得黄冠换白襕,不妨持钵乞坛间。 要还少室山人愿,须破多金长者悭。 | 
| 走俗何如学步虚,出家犹欠护身符。 凭谁成就奇男子,径自归投大丈夫。 | 
| 儒家急。 儒家不悟行尸客。 行尸客。 钻研活路,无遮无隔。 令人泛海夸强测。 岂思风浪扁舟溺。 扁舟溺。 此般宁忍,劝君休息。 | 
| 殷红鄙桃艳,淡白笑梨花。 落处飘微霰,繁时叠碎霞。 苑宜开帝里,坛称在儒家。 丽日明珠箔,清香袭绛纱。 | 
| 白兔轮当午,儒家业敢慵。 竹轩吟未已,锦帐梦应重。 落笔思成虎,悬梭待化龙。 景清神自爽,风递远楼钟。 | 
|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烟霞。 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谓青山识正邪。 | 
| 贾傅感伤论表饵,董生推本对春秋。 蹶张抵几能为相,谁序儒家冠九流。 | 
|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 
| 两行松绕垣,数个竹当轩。 山主出何处,道人知不言。 只携诗草至,尚觉磬声烦。 俗奉医仙谨,儒家亦舍旛。 | 
| 契重金兰屈指谁,偶然倾盖接英辉。 疏慵唱和应嫌晚,久淡封题莫厌稀。 致主每思烹鼎说,剪戎何日檄书飞。 安仁久识儒家乐,老大情怀渐有依。 | 
| 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 鹅湖许多公案,烧了没一些事。 | 
| 几代儒家业,何年佛寺碑。 地平边海处,江出上山时。 故国人长往,空门事可知。 凄凉问禅客,身外即无为。 | 
|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 
| 嫁作儒家妇,韶颜已守孀。 夫穷于仲子,儿胜似元方。 陶母将迎养,庞妻忽坐亡。 吾衰不能诔,短些谩凄凉。 | 
| 水绕山围景物赊,楼台相望酒旗斜。 暮云低锁门前柳,晓日轻笼陌上花。 簇簇鱼盐喧贾市,声声弦诵半儒家。 我来亦为邦人庆,写入新诗一笑夸。 | 
| 儒家生计薄,火后复何如。 白发谁邻汝,青山自借居。 种花思旧业,对竹理残书。 莫叹今牢落,湖边尚可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