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冠儒服委丘墟,文采风流化土苴。 尚有陆生坑不尽,留他马上说诗书。 |
|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
|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 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 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 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
| 春草征帆远,春江落日程,瘴乡官是客,儒服老谈兵。 海阔龙无影,山空凤不鸣。 梅花东阁路,凄断故人情。 |
| 谁剪毛头谢陆沉,生灵肌骨不胜侵。 人间自有回天力,林下空多忧国心。 日过中时忧未文,月几望处患仍深。 军中儒服吾家事,诸葛武侯何处寻。 |
| 暂抛穑事竞方晨,在野稀疏总在闉。 俚俗讙言宜上庙,贤侯初意欲新民。 今无麟笔非观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鲁中儒服者,闲搔白发看游人。 |
| 儒服策羸车,惠然过我庐。 叙年惭已长,称从意何疏。 作吏清无比,为文丽有馀。 应嗤受恩者,头白读兵书。 |
| 忧患薰心两鬓丝,倚栏瘦影却斜晖。 凄其十载不儒服,老矣一生犹布衣。 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玄微。 五更风雨自秋至,不见蚊蝇跋扈飞。 |
| 儒服能军事,人心以富行。 邑中无恶少,堂上有佳名。 死得安仁诔,生经短簿评。 哀荣有如此,何必汉公卿。 |
| 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 介胄奉儒服,诗书参将谋。 陇云连塞起,渭水入关流。 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 |
| 贡士去翩翩,如君最少年。 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晓月经淮路,繁阴过楚天。 清谈遇知己,应访孝廉船。 |
| 知君儒服贵,彩绣两相辉。 婉婉成名后,翩翩拥传归。 江深烟屿没,山暗雨云飞。 共待酬恩罢,相将去息机。 |
| 衡茅萧索泣寒虫,独自吟诗句未工。 败叶能令沟水黑,乱云不放夕阳红。 半生辛苦空儒服,一岁蹉跎又朔风。 不意穷乡有奇事,暮年得拜鹿门翁。 |
|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 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 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 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
|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
| 尧天云汰炳文章,亲学严师款上庠。 万乘及门先降辇,诸生望日俨成行。 三雍盛典遵前训,千古元龟鉴逸王。 儒服观光真幸会,为容深愧鲁高堂。 |
| 竞逐朱轓载酒行,熙熙物态与人情。 浴沂我欲寻儒服,涉洧公方厌郑声。 试问冶容遨夜市,何如赤脚馌春耕。 故山瓜圃应地恙,老去深知愧邵平。 |
| 儒服未曾看乐战,铁衣且自戏清时。 春风莫道晚无力,解直天王百尺旗。 |
| 千岩秀色拥晴川,万顷陂不上下天。 委地针监随处市,蔽空桑柘不容田。 讼庭虚静官曹乐,儒服宽长邑里贤。 不为从知方负羽,独乘渔艇老风烟。 |
| 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 西分雁门骑,北逐楼烦王。 闻道五军集,相邀百战场。 风沙暗天起,虏骑森已行。 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 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 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 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