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冠儒林,年高便息心。 |
儒林早岁窃虚名,白首何曾负短檠。 堪叹一衰今至此,梦回闻汝读书声。 |
秀颖出儒林,吾甥所得深。 良材竟难用,造物果何心。 身后远遗育,生前惜寸阴。 临棺一悲咤,万籁亦同音。 |
独鹤南飞送好音,山中桥梓共成阴。 深衣伛偻如初命,卮酒从容向晚斟。 城里谁家开寿域,堂东多士作儒林。 清霜未落黄花在,笑折高枝绕鬓簪。 |
蝇头蜗角总虚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问苍生。 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 可惜哲人今山矣,尚存畏敬尽堪刑。 |
妙年文墨秀儒林,老眼今晨得再明。 历块过都聊可待,未须回首一长鸣。 |
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 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 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 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斚何妨且满斟。 |
颇有爱山心,山人交未深。 不知回俗驾,依旧入儒林。 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 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 |
儒林冠冕蓍龟,黄发同时二老归。 出处古今难一概,青天未可载盆窥。 |
脱尘还与比仙游,露腹何妨近品流。 嫩壳半遗红药地,细声偏傍绿杨楼。 诗家取象吟难尽,画格偷真意不休。 正好儒林擬緌绋,凭栏无苦预悲秋。 |
人生随分有清华,万竹冈头第一家。 甃堑水温初荇叶,粉墙风细欲梨花。 衣冠苍皓迎如画,湘素朱黄积满车。 从此儒林添脍炙,老夫先借小诗夸。 |
一封丹诏聘儒林,福褐书生竞拂衿。 发愤正须先贾勇,莫教空望壮元心。 |
政革秦馀暴,文兴汉德优。 中经虽并集,逸典更旁求。 使节褒遗训,儒林补大猷。 家无藏壁恨,人弭挟书忧。 深穴资遐览,燃藜伫对雠。 因斯流略盛,终古冠缇油。 |
流水身飘忽,青云意阔疏。 儒林看作传,使者合求书。 野月随丹旐,山烟湿素车。 寝门今日泪,一洒为无馀。 |
丈人清德冠儒林,三世文章照古今。 节比松筠元自直,气含海岳故能深。 箧中尚有为郎被,堂上宁无化俗琴。 贱子飘零无死所,可怜羇旅费黄金。 |
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 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
孔父秦父,相尚以力。 俱生贤嗣,相与以德。 是父是子,致诘畴克。 会弁儒林,令名无极。 |
楹梦惊残忽告终,儒林多士失宗工。 云间便觉无清气,江上谁能继古风。 蕙帐夜阑孤鹤怨,茅斋人去九山空。 我来岂为私情哭,痛哭君亡吾道穷。 |
因交明允知坡颍,喜少公文更雅醇。 方幸儒林得吾子,奈何宰相失斯人。 未挥潞国告廷制,久作河阳入幕宾。 自古埙篪宜送奏,开元张垍与张均。 |
冥冥超世网,蔚蔚秀儒林。 他日熟看面,今诗初得心。 白头无故意,异代有同音。 绠短徒施巧,终然莫汲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