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宋朝「六籍」的诗词
  • 1
    [宋]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于时宣尼,从心不逾。
    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 2
    [宋]

    《再和韵上石塘吴》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 3
    [宋]

    《读史感兴》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
    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
    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
    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
    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
    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 4
    [宋]

    《延昌观道纪堂》

    马迁信史炳丹青,黄老搀先六籍名。
    清净元非人纪有,虚无幻出道家声。
    时挥麈尾谈天统,冷笑蝇头闹世情。
    待饮琼浆擗麟脯,芙蓉为馆玉为城。
  • 5
    [宋]

    《和清叟自勉》

    缉熙正学勿虚过,立志悠悠得几何。
    黄卷工夫当猛省,青春齿发莫蹉跎。
    笔头有焰由充养,镜面无尘在洗磨。
    六籍四书无释子,胸中治具看森罗。
  • 6
    [宋]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

    过雨桃花坠晚红,及时庭草翠翻风。
    倚窗细究天人理,六籍元无一字空。
  • 7
    [宋]

    《读宛陵先生诗》

    欧尹追还六籍醇,先生诗律擅雄浑。
    导河积石源流正,维岳崧高气象尊。
    玉磬漻漻非俗好,霜松郁郁有春温。
    向来不道无讥评,敢保诸人未及门。
  • 8
    [宋]

    《上茶使邹郎中孟》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
    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
    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 9
    [宋]

    《学诗》

    燕说谈古书,六籍无诗如。
    彼序鬼一车。
    毛郑贲其须。
    古今几大儒,亦复鼓应桴。
    历年二千余,耳目为所驱。
    卓哉紫阳朱,订顽砭其愚。
    俗说力扫除,沙沉得简珠。
    士惑真难祛,于今道犹孤。
    高叟一鄙夫,服肤与世殊。
    在天悬方诸,如闻叹起予。
  • 10
    [宋]

    《送施野夫赴举》

    胸中六籍收高谊,手抚辞章应礼闱。
    不饮故人相别酒,恐沾寿母自缝衣。
    吴河系棹开深冻,汴日迎鞭弄短晖。
    四十明年方得仕,平生未与古人违。
  • 11
    [宋]

    《谢天爵惠诗和韵》

    男子须为颜孟徒,文章义理视公沽。
    不穷六籍不为学,未了三才未是儒。
    当作大鹏辞斥鷃,又如快鹘入群鸟。
    泰山到顶无多路,不肯攀登直是愚。
  • 12
    [宋]

    《喜英公大师相访》

    僧中何事最闻名,笔札高奇是梦英。
    十八家书垂墨妙,一千年圣遇文明。
    未将六籍重刊石,已驾三车到化城。
    此日劳师相枉访,豁然襟抱慰平生。
  • 13
    [宋]

    《次韵滕和叔投赠》

    犹及溪斋识老成,万琅玕外一溪清。
    诸郎与我雪灯共,两眼观书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梦过,五三六籍尚谁赓。
    鹿车忽到苍崖底,老木惊秋亦向荣。
  • 14
    [宋]

    《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 15
    [宋]

    《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

    薛君昔在日,才可齿诸任。
    继世能传业,为文有嗣音。
    千秋当却老,六籍更钩深。
    何以寿吾子,高才无陆沈。
  • 16
    [宋]

    《咏华林书院》

    华林有胡氏,孝义共知名。
    宅对千峰秀,家传双桂荣。
    书楼藏六籍,讲席聚诸生。
    官序新春拜,门闾往岁旌。
    儿孙多力学,兄弟亦躬耕。
    一院松篁影,满山猿鹤声。
    傍溪挑蕨煮,就树采茶烹。
    客恋琴樽乐,僧依水石清。
    官途空扰扰,尘世自营营。
    他日林泉约,何当遂此情。
  • 17
    [宋]

    《偶书呈雪溪葛守正》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 18
    [宋]

    《书堂山》

    子厚文章宗,仲涂岂后身。
    不肯作崑体,宁来牧湘滨。
    诛茅翠麓颠,日与书卷亲。
    划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欧尹相继出,孤唱繇伊人。
    风流渭已远,尚喜栋宇新。
    千峰高丛丛,一江碧粼粼。
    禽鱼暨草树,纖悉几案陈。
    涧泉既可汲,山木亦可薪。
    熟读壁间藏,痛扫毫端尘。
    勗哉山中友,勿压泉石贫。
  • 19
    [宋]

    《和施耕进士忆竹》

    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
    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
    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
    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
    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
    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
    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
    於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 20
    [宋]

    《西斋秋感二十首》

    里选出井田,贤能贡王都。
    亦有起农畔,在官为胥徒。
    河汾著中说,明明析二途。
    鞭算尚察此,废吏宁用儒。
    顾义不顾利,可与论唐虞。
    识形不识理,止合供走趋。
    一日抱公牍,千金肥尔躯。
    槁项泥六籍,岁晏寒无襦。
相关成语
相关词典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