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 若非斯道终难随,雪发应消异世才。 |
| 筑了连云万里城,春风弦管醉中听。 凄凉六籍寒灰里,宿得咸阳火一星。 |
| 当日先生住一轩,手抄六籍自忘言。 至今遗墨如新写,付与楼居四世孙。 |
|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
| 燃除六籍忍坑儒,本欲愚人卒自愚。 若使当时甘被逐,东门牵犬欢应无。 |
| 百川衮衮东赴海,学者皆知孔氏宗。 六籍湮微吾道丧,武陵山下泣寒蛩。 |
| 六籍工夫四海名,太平底事竟沉沉。 裕陵一去何年再,长使时贤泪满襟。 |
|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 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
| 读书未尽老骎骎,更把残编往复寻。 六籍精微心已耗,只将韩杜子光阴。 |
| 老生读书百绝编,日晏忘食夜废眠。 孝经一生行不尽,况有六籍陈吾前。 华轩玉食非素愿,广厦高墉实邮传。 经营归计笑时人,我老但须书数卷。 |
| 六籍横陈日醉心,忍贫不肯问钱神。 旁人但见见冰冷,岂识胸中暖似春。 |
| 六籍圣贤心,归来还下帷。 老瓦烧柏子,冉冉度游丝。 侏儒饱欲死,灵均自长饥。 尘言污人耳,夜来洗涟漪。 更欲清鼻观,引手时一披。 知我其惟天,不须对愚溪。 |
| 劲竹持高节,馀花表晚香。 一飘颜子巷,六籍郑公乡。 后学师珪行,先天发宝藏。 空摧经世具,独立春山苍。 |
| 买书终欲寄幽村,槿树篱庶水际门。 满听秋声移竹母,径眠明月枕桐孙。 诸公未逸市朝累,六籍坐为场屋昏。 有客不来吾亦病,欲推此语与谁论。 |
| 皇天开太极,庚戍圣贤生。 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 渊源罗仲素,师友李延平。 绕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
| 小枝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
| 六籍纷纷尽可奴,翻腾字说乃菑畲。 可知山半青灯夜,只读商君一卷书。 |
| 六籍火未熄,龙兴芒碭云。 呼韩朝渭上,已纳王政君。 |
|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别有诗书真事业,不应童子是勋名。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
| 邈矣子季,睢阳是伯。 屏息受业,延教登席。 未践四科,困涉六籍。 祀典载之,好是正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