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道应须并六贼,六贼并了何所得。 十方坐断眼头空,观音院里无弥勒。 |
| 莫峙而匪山,莫流而匪川。 人生有懿德,万性同此天。 云胡不自责,听此六贼牵。 |
| 学佛从来境界多,不能降伏便成魔。 降魔能用无心法,六贼倾城尽倒戈。 |
|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 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 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 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
| 养元初。 心猿意马牢栓住。 六贼尽、不曾贪图。 杳杳冥冥,昏昏默默处。 湛湛澄澄,性停命住。 |
| 莫不由斯心意识,三尸六贼空相逼。 一似龟毛缚猛风,凡夫不体无消息。 |
| 青黑文身志气豪,生擒六贼脱尘劳。 当年尚有弯弓手,射杀三尸入大罗。 |
| 弃荣华,披破席。 养假崇真,茶饭须求觅。 忘了从前亲与识。 此别乡关,恣意闲游历。 主人翁,须爱惜。 六贼三尸,慧剑频频劈。 逗引灵童常跳踯。 真荣真闲,大道成无极。 |
| 一更里,澄心披襟坐。 猿马牢擒锁。 慧剑磨。 六贼三尸尽奔波。 退群魔。 困也和衣卧。 醒觉朦胧清风送。 悟人桃源洞。 阆苑中。 闲访三茅兴无穷。 透窗风。 惊觉游仙梦。 |
| 这程公,顿然悟。 家有六子,六贼之数。 细寻思、总是冤家,便不宜团聚。 弃纱巾,冠戴取。 捉住马猿,易调龙虎。 待一朝、丹药灵灵,跨祥 |
|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 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 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 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 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 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光显,二童传,一性 |
| 药炉丹鼎火炎炎,六贼三尸怕令严。 无去无来无进退,不增不减不抽添。 爱河浪静浮朱雀,觉海波深浸白蟾。 一自浴丹归密室,太阳门下夜明帘。 |
| 每入先生室,欣闻所未闻。 心君降六贼,笔阵扫千军。 炉鼎无人会,刀圭与客分。 清斋时隐几,閒看岭头云。 |
| 好儿好女心头气。 生死难相替。 不测无常先到你。 皮囊臭烂,骨骸分散,空惹冤家泪。 悟来不使心猿戏。 慧剑磨教利。 六贼三尸都趁离。 炎炎紫焰,载搬丹宝,上献三清帝。 |
|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 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 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 |
| 听说娑婆无量苦。 死生总作轮回主。 六贼操刀为伴侣。 同居住。 何曾顷刻抛离去。 功德天和黑暗女。 两人最是难相聚。 有智主人俱不取。 依吾语。 从今更莫登门户。 |
| 理性本来长自在。 灵通昭彻光无碍。 因被无明风恼害。 真如海。 等闲吹动波千派。 五蕴山头云叆叆。 遮藏心月无光彩。 六贼会须知悔改。 除贪爱。 刹那跳出娑婆界。 |
| 日月交宫,虎龙共处,不分南北东西。 五方秀气,攒聚结刀圭。 十二时中锻炼,尖锋上、迸出光辉。 堪安把,住行坐卧,恣意倒颠携。 添钢增刃快,断除六贼,消灭三尸。 便往来挥动,剖判昏迷。 谁信无中妙用,变成个、惺洒婴儿。 修真理,因师传授,转付友人知。 |
| 今朝传出些修炼。 外把万缘锻炼。 炼过更宜重炼。 识破何劳炼。 才方向里闲烹炼。 六贼三尸频炼。 镜灭心忘丹炼。 得得成真炼。 |
| 松峰之下,闲饮刀圭。 荐杯火枣交梨。 抚动心琴,鸾鹤上下争飞。 虎龙一齐哮吼,便唬回、六贼三尸。 阴魔散,觉天清地静,日月辉辉。 斡运金光玉艳,聚祥烟瑞气,结正婴儿。 体挂仙裳,足履霞彩云霓。 口称不生不灭,指蓬瀛、路上堪归。 遮些个,道家活计,说与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