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盛衰理甚明,势去有如汤沃冰。 听言一事足叹惋,恐君亦复伤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玑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宠冠诸家当盛世。 其间属意字以端,姿品高妍兼妙艺。 燕开云幄萃亲友,艳阵香藂尝窃睨。 转眼陈迹俱已休,西风叶飞东水流。 相逢应怪我鬓改,贪情省认俄惊羞。 波明藏泪尚剪月,山浅带恨犹横秋。 失身何心养儿女,啁啾... |
| 鼎来朱墨苦难逃,两夕山中暂释劳。 野岫拥檐青巀嵲,回塘足雨绿週遭。 繙经深院心宜静,远迹红尘意自高。 漫把新篇供写物,么麽好敢说诗豪。 |
| 争米何心问斗城,聚蚊底许太狂生。 未遑饩粟如子罕,谩复公言付阿平。 缓我愁肠千缕结,羡君笔力万钧轻。 何时去上中和颂,却用诗情写物情。 |
| 因师写物三昧手,公取天机付笔端。 坐想瑛盘分磊磈,忆尝贝齿冰甘寒。 |
|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 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 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
| 吟人写物例浮夸,未易形容是此花。 如事休刊和靖集,一联已足自成家。 |
|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 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 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
| 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浥绛罗巾。 更无凡木能争艳,定向壶中别得春。 久稔新诗能写物,须知樽酒可藏真。 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染尘。 |
|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 相从林下寺,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 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
| 忽忽春将老,寒暄尚未齐。 雨昏鸡唱晚,风恶鹊巢低。 写物才殊退,寻芳思欲迷。 余年不须较,只是死秦稽。 |
| 少陵昔日富辞华,愁见飘零万点花。 写物高才从古少,伤春情绪此时加。 恨无巧语谗风伯,直欲狂图系雨车。 莫怪晚来觞屡釂,白头判得醉流霞。 |
| 几点朝来小雨斜,未应造物妒山家。 陡惊春报千林信,拟问天留数日花。 写物只今须老笔,染根何处有灵芽。 彩云过眼真如梦,著意追摹岂好夸。 |
| 潇洒湖东小小亭,一时酬唱有三明。 亭前澄练无边际,应助诗人写物情。 |
|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 尚想高邮间,湖寒沙璀璀。 冰霜已凌厉,藻荇良琐碎。 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
| 闻道张夫子,还家俗累轻。 两官终短袖,五字屹长城。 龙断悲人世,烟云写物情。 只今遥夜月,独许伴空明。 |
|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 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 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 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 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 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
| 家声赫奕继更生,草圣纵横乱伯英。 邺下文章惟七子,颍川人士有诸兄。 新诗写物无余态,硬语盘空若混成。 吏隐一官聊戏剧,他时勋业看承明。 |
| ...,醒来毛发轻。 馀事不着意,自然造纯精。 怜君生卑微,也缚利与名。 持身抱馀恨,写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间,心虑何由平。 再拜谢师言,得闲频寄声。 |
|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 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 水边香草细,云陵小桥幽。 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
|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 及兹亲见之,语巧极雕偻。 妙哉写物功,万像不藏覆。 当时偶然书,信在三纪后。 临流重吁叹,有涕泫襟袖。 君看连城璞,岂但今不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