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明朝「却」的诗词
  • 1
    [明]

    《元夕斋中独坐》

    独怜今夜静,红烛对人清。
    户密凝香气,窗虚纳市声。
    华镫自斗彩,满月却嫌明。
    一步疏檐下,春星纵复横。
  • 2
    [明]

    《春日登高有怀》

    风景苍茫大野阴,怀乡倦客此登临。
    十年鱼雁将家远,三月莺花溅泪深。
    天落湖山云水散,地连闽粤瘴烟侵。
    躬耕却忆穷庐叟,《梁甫》栖栖日暮吟。
  • 3
    [明]

    《咏撒扇(见梅纯《狷斋日记》)》

    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
    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
  • 4
    [明]

    《思秋香》

    想煞你,当初一见好至诚。
    想煞你,身材苗条脸儿俊。
    想煞你,花月下好句联吟。
    想煞你,叫着小名儿低声应。
    想煞你,临别前苦叮宁。
    这衷肠事儿略略诉,却落得眼睁睁。
    眼睁睁望着灯前壁上,壁上形怜影。
  • 5
    [明]

    《屠兵来》

    儿勿啼,屠兵来,赵宗一线何危哉。
    千金卖儿儿不死,真儿却在深山里,妾今有夫夫有子。
    死兵易,立孤难,九原下报无惭颜。
    赵家此客还此友,穿何故亡盾何走。
    谁言赵客非晋臣,当时婴杵为何人?
  • 6
    [明]

    《喜幼文北归》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
    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
    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
    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 7
    [明]

    《赠尚子》

    意气凭凌一当百,关西儒生五陵客。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
    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
    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
    浩歌翩然却归去,眼底谁是平原君。
  • 8
    [明]

    《朝云诗五首》

    林风却立小楼边,红烛邀迎暮雨前。
    潦倒玉山人似月,低迷金缕黛如烟。
    欢心酒面元相合,笑靥歌颦各自怜。
    数日共寻花底约,晓霞初旭看新莲。
    ¤
  • 9
    [明]

    《送张淳安羽》

    清才往往爱君诗,百里为郎奈别离。
    州县未为吾道屈,江湖真见此行宜。
    水连晚渡宁辞远,春入山城却恨迟。
    更爱公余多古意,蛟峰高处读遗碑。
  • 10
    [明]

    《竞渡曲》

    五月五日楚江晴,菖蒲叶绿江水清。
    楚人乘舟荡双桨,鸣金椎鼓鱼龙惊。
    屈原死去不复作,魂兮千古何萧索。
    年年空向江中招,薄暮归来风浪恶。
    君不见去年今日海子头,花帆锦缆黄龙舟。
    中流不戒成仓卒,万岁君王却悔游。
  • 11
    [明]

    《沛县》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空传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 12
    [明]

    《通旟(七言绝句一百首,录十首)》

    七帙明年八帙开,从今不受白驹催。
    闲携二草题嵩院,补却刘家数十回。
  • 13
    [明]

    《精岩寺》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
    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
    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
    山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
    于时春向暮,林亭蔼余曛。
    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
    登阁见千里,眇怀沧海濆。
    山钟忽播荡,应此悟音闻。
  • 14
    [明]

    《山居和韵八首》

    垂萝欲压角巾低,石势参差到者迷。
    只许闲云随意住,最怜幽鸟称情啼。
    残棋敛局还寻劫,险韵成诗却贴题。
    拈取《南华》读《秋水》,顿令坐客欲忘蹄。
  • 15
    [明]

    《春日有怀郯九成》

    春雨昼连夕,闲愁鬓欲苍。
    莺声在官柳,草色映书床。
    每念庭闱远,仍怜简帙荒。
    却思摩诘室,清坐只焚香。
  • 16
    [明]

    《悼楚石和尚诗(三首)》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
  • 17
    [明]

    《禽言次王季野》

    行不得哥,乾坤满眼纷干戈。
    荆湖骨如山,江淮血成河。
    道路断绝可奈何?
    君行将何之?
    欲投辽东去,却向海上过。
    行不得哥,海水能可测?
    只今平地皆风波。
  • 18
    [明]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
    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 19
    [明]

    《太华寺咏落花》

    缀幌沾筵各有因,长安万树总辞春。
    残妆带雨犹含泣,薄质随风易损神。
    信断御沟争似叶,香消清路不如尘。
    朝逢鹿女衔将献,证却从前色误身。
  • 20
    [明]

    《秋日望山中寄旧僧二首》

    秋原落日见青山,遥识僧居杳霭间。
    指点却疑身已到,满窗萝叶上人闲。
相关字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