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罪东轩仅两秋,搉酤事了且夷犹。 奖崇善类询舆论,过访仁贤棹小舟。 契合通家心异姓,情敦同气迈凡流。 金沙台上聊舒乐,即景题诗合酒瓯。 |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
昔时怀素屋,临郭少埃气。 草没栽蕉地,云藏瘞笔坟。 年深碑不坏,名重世间闻。 钗服吾能识,犹如已见吾。 |
异乡何处散幽怀,赖得城中百尺台。 还向天涯经岁住,那知春色为谁来。 雪消江上看梅发,风暖衡阳有雁回。 强擬登高聊赋咏,再三媿乏楚人才。 |
莓苔点点路层层,此地分明胜概增。 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喜月边僧。 青松鹤梦生秋吹,实塔星华见夜灯。 消尽尘襟三万斛,石床閒倚古萝藤。 |
一夜天台雨,青鞋蹋尽沙。 添将清瀑水,浊尽碧桃花。 涉涧锄生术,和云嚼野茶。 便无仙骨分,不敢更思家。 |
雨後东风渐转和,扣门迁客一经过。 王孙采地空珪璧,长者芳声动薜萝。 正尔谪居怀北阙,聊同笑语说东坡。 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
满眼春花百鸟肥,绛苞丹艳大累累。 台前采掇谁堪赠,谱外声名世不知。 颗小不堪妃子笑,味酸犹发少陵诗。 高坟拱木今何在,此品轩昂独恨迟。 |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
馆娃陈迹久蓬蒿,留得苏台数仞高。 隔山水云青断绝,绕城沟荡天周遭。 遥怜让国清风远,忍见连艘战血鏖。 满目凄凉千古事,长洲仍旧柳如缫。 |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着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
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台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
谪居无地寄幽怀,有高台自汉开。 紫极晨光招我望,锦江春色逐谁来。 赓歌惟忆多炎裔,作赋应怜乏贾才。 人物若增山水胜,诗仙龙种两奇哉。 |
白鹤不来云亦孤,青山长在树荣枯。 应随道士青霞客,得到仙人白玉壶。 蜀岭秋风鸣寂历,缑山明月下虚无。 稻粱不逐群鸡乐,眇眇高情未易呼。 |
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华名。 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 落日磬残邻寺闭,晴天牛上废陵耕。 登临不用深怀古,君看钟山几个争。 |
鳞差万瓦拱层台,暇日登临亦乐哉。 桃李成蹊春未到,江山如画国多才。 倦游难效登楼赋,胜概常遭俗驾回。 好是清宵携客醉,云间两两近三台。 |
娇艳分明摧祸胎,黄金环丽更危台。 笙歌夜倚东风醉,粉黛春从南国来。 原草翠迷行辇迹,野花红发舞衣来。 豪华肯信今为沼,烟水翻令后世衰。 |
一簇亭台画亦难,公馀到此暂盘桓。 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看。 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 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 |
天生尤物元无种,万里巴村出青冢。 高台望思台已荒,东风溪涨流水香。 婵娟钟美空万古,翻使乡山多丑女。 灸眉作瘢亦不须,人人有瘿如瓠壶。 |
一笠弥天亦大奇,选公访我索新诗。 赤城归去应相忆,十里松风月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