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之于越之鄙,筑基相对琵琶尾。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南斗戛湖波不起,长刀剡锋碧耳耳。 姱娥夜出在寒溪,青铜莹磨光几里。 朝因吴客幅蒲轻,满纸如蚕书可喜。 |
先君曩侍缉熙殿,拜赐天画盈筐箱。 帝书超轶钟王上,不与欧柳论低昂。 孤臣流落滨九死,老眼尚能识偏傍。 旅檐惊见亟再拜,拜起不觉涕泪滂。 几拟从君换此宝,囊空无物可以将。 待归从君乞模本,刻之琬琰永为子孙藏。 |
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娉婷及笄女公子,素腕拥项相携扶。 两两为朋四髫龀,乳卢随逐相谐嬉。 掌中看珠二少艾,捧腮却立鸦鬟奴。 屏间拥膝袖玉笋,疑是梦阑颦翠眉。 侧身背面按筝者,冰肌绰约不自持。 床前跪起各姝丽,为儿... |
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 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 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 使君擅一壑,凭愚妄自贤。 定心初不摇,蚊虻卒飞前。 赫然涨蛙腹,欲以火燎天。 一笠渡清波,绝壁守两斑。 游戏出小异褫骇飞残魂。 慢敬汝则劳,道力屹如山。 一笑置勿问,炉薰袅轻烟。 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 却忆飞泉句,泫然思老仙。 |
...木何假容,猗兰盖仝味。 吟咏浩篇章,口诵卷压几。 湛然珠在渊,晨夜光明媚。 谱接唐人传,句与唐人俪。 满贮风月襟,迥绝烟火气。 笔下戏群鸿,尤跨虞薛辈。 乐哉得新匀,风期从此契。 张鼓於越门,聊为岁月记。 |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虽作古人诗。 世传李杜文章伯,问著关雎恐不知。 |
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 浮云世事多遭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
隋物尚余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须作古人诗。 世传李杜文章伯,问著关雎恐不知。 |
风暖柴荆鸟语幽,麦高麻矮野桑柔。 |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 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
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 鸟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 野水流诗叶,天香袭道林。 云根有桂子,应待月中寻。 |
和靖终身欠孟光,只留一鹤伴山房。 唐人未识花高致,苦欲为渠聘海棠。 |
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 南渡名方著,唐人不到兹。 |
唐人旧吟处,古愉书多阴。 欲去有余恋,片云飞碧岑。 |
心事分明说与君,功名已付峡西云。 只须相我穷吟骨,清比唐人得几分。 |
大唐诗派远,今复有唐人。 慎吐冰霜句,恐妨天地春。 闭门惟嗜古,养鹤亦甘贫。 未识孤高貌,梅花想逼真。 |
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 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 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 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
静看唐人刻,相连坐石阴。 鸟呼留客意,果熟住山心。 野水流诗叶,天香袭道林。 云根有桂树,应待月中寻。 |
乾淳老人气岳岳,破冠穿履行带索。 撑肠拄肚书万卷,临风欲言牙龄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