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门圣域妙钩深,雾豹文成照士林。 顾我一生求胜己,与公数面可论心。 晒蓑溪上今陈迹,啸白堂中久绝吟。 双井独为风月主,欣闻绿绮奏遗音。 |
| 讲学声名早,飞胜蔼士林,九重嗟见晚,诸老愿交深。 时有亨嘉会,天无平治心。 每於当用处,梁父又重吟。 |
| 晚岁班朝列,光华动士林。 家风当冠豸,官序正腰金。 霄汉亨衢浅,膏肓积沴深。 凄凉哭门馆,笑语尚余音。 |
| 出驯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映士林。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词赋得黄金。 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
| 汉世最优文学掾,因君官称复荣今。 青春事业收名路,白首光华照士林。 风月每邀花底醉,乾坤共老水边吟。 安车正好追先烈,子舍唯增二百金。 |
|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 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 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
|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
| 藻丽荧煌冠士林,白华荣养有曾参。 十年去里荆门改,八岁能诗相座吟。 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钓鱼台上频相访,共说长安泪满襟。 |
| 子明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 诗作士林夸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 岂当白首淹风力,自合青云纵羽仪。 北部经营应不久,玉阶朝夕是归期。 |
| 紫芝仲白俱仙去,晚秀惟君擅士林。 字肖率更亲手作,诗疑贾岛后身吟。 九成合奏音方备,三染为纁色始深。 老去尤于朋友笃,未忘几研琢磨心。 |
| 踪迹半天下,声名落士林。 缙绅争汲引,岁月漫侵寻。 后辈尊时尚,斯人竟陆沉。 只言余庆在,子舍日骎骎。 |
| 士林方卜道穷通,一旦骑鲸万事空。 帷下有人师董相,墓傍无客哭乔公。 白头稍得谈经力,青简尤高绝币功。 尚记长衣横麈柄,今看华表立西风。 |
|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 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 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垅轻。 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
| 平时太学客,文藻士林传。 憔翠尚一邑,声名空十年。 风烟长夏始,关塞浊泾前。 莫作归来叹,将军好荐贤。 |
|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修门。 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沾白兽樽。 已上荐书轻一鹗,更凭诗力化群鲲。 千年辽鹤空城郭,谁见朱公有异孙。 |
|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
|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 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 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 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
| 先生富贵本无心,冰节从来照士林。 三载调元名愈重,七章告老意何深。 九重屡挽音形玉,一念观回归散金。 此是吾邦真伟事,清风万古孰追寻。 |
| 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
|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 能推恻隐救民饥。 况乃义方教子。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 入侍钧天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