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来云过阑干湿,手把圆珠独自立。 声声称念南无佛,佛道现前不成佛。 |
| 一别瀛山岁未朝,三州声称已齐飞。 欲将吏事文经术,独巩迂儒取世识。 |
| 孝友生来闾里推,外家双阙蚤知师。 历官惠爱今龚遂,律己廉隅古伯夷。 四郡声称如昨日,十年闲退未衰时。 老成德望嗟难继,笳鼓原头泪满颐。 |
| 只闻二陆住华亭,却有书堂在秣陵。 如此弟兄无比拟,翕然京洛有声称。 辨亡著论真难及,受命专征若易能。 十万河桥俱溃散,儒生虚语不堪凭。 |
| 满耳声称蓦浣沙,萍根云叶际天涯。 襟扃喷扑芝兰气,韵味清修诗礼家。 胜把香编消岁月,点无浮叶靓春华。 西归人问簪朋得,将作东南第一夸。 |
| 宦途声称旧便蕃,朝列皆推比竝难。 受任已过唐刺史,结衔犹是汉郎官。 遥知万井嗟何暮,酷爱诸峰病亦看。 老大情怀更多感,相思重叠倚危栏。 |
| 声称籍甚自髫年,圣处闻之于膝边。 庙瑟久无人续响,国棋谁与子分先。 书经秦火讹难读,钵至曹溪靳不传。 功行满时笙鹤下,未应山泽著臞仙。 |
| 蔼然一气备天和,不尽人间岁月多。 乡里同声称佛子,儿孙相继奋儒科。 蠲租捐廪今无有,刲豕然灯可奈何。 德在人心真不朽,几多麟碣汙山河。 |
| 昔佐仙游县,声称已胜喧。 几年加问学,名郡事平反。 犴狱情难察,鳏嫠志勇冤。 惟将明与谨,用表赠行言。 |
| 乡人谊概如公少,彭泽辞归过永兴。 合向校雠争地步,屈于监当负声称。 故家吴苑频回首,新治淮山任曲肱。 见说冱寒移足懒,只凭红粉胜扶藤。 |
| 乞身知才疏,从容荷主恩。 叫阍如杜宇,不谓天亦听。 除书入手来,一洗百念静。 复疑是梦中,惊喜久乃定。 尚馀折腰米,败我生尘甑。 要令襟见肘,始与家声称。 今兹火用事,日永南风竞。 林下听中兴,姑容老夫病。 |
| 士方负材业,高价敌璠玙。 一朝声称减,碌碌盆盎如。 贵名岂不欲,名盛复难居。 所以古君子,谨终如厥初。 自公到京国,闻望倾万夫。 愿言益进德,名与天壤俱。 |
| 惠兹政化及民功,内外声称有古风。 五岭山川情正黮,七闽桃李意选取通。 大明继明天衢辟,重德还朝众愿同。 早晚皇穹顺舆议,老人星在玉堂中。 |
| 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 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 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 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谈不须甘。 |
| 多病相如故倦游,归逢清润麦天秋。 回头渐远将军幕,飞梦先登帝子楼。 磊落声称元古郡,醉吟家世自诗流。 此身只拟春中老,莫问君平住益州。 |
| 人世罪冤知底数。 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 无行住。 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 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 西方路。 功成足步红莲去。 |
| ...口舌争? ”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 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 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呵。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 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
| ...,西日尚馀映。 风怒雷再鼓,云破天一镜。 山花下野鸟,诗题一堪命。 府公文章伯,声称耸群听。 明圾倒锦囊,非是庶所订。 岂伊彩凤鸣,而聆露鹤警。 定知谢东山,凡百易子敬。 |
| 自昔金陵幕,周旋未尽能。 凄凉论阀阅,突兀擅声称。 直己堪从事,公言不负丞。 嗣当蜚鹗牍,留眼看依乘。 |
| ...代难小了,泥滓投之辄悲咤。 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风雷怯凌跨。 泮宫先生自超特,鼎甲声称低董贾。 眼明奎画照琬琰,万喙夸呼海倾泻。 胡为不即天上去,识者怪吁狂者骂。 或传凤篆来日边,流水为车龙即马。 只应故是霄汉人,腐鼠示足鵷雏吓。 九江水暖桃花肥,风色不惊神所借。 只今岷峨抗湖海,贯玉编珠炯相射。 台家议和不议战,太平有象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