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 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 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 
|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垒。 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 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东山屹相望,缕脉。 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 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 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 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 我来乘酣,借使。 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 
| 头尖肚大象蝴蜂,两翅含开腿脚穷。 此虫只好无钱鬭,当真必害主人翁。 | 
| 鉴极玄想孤,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粲粲黄金躯。 | 
|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 方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 
| 大象不游於兔径,针锋头上礼观音。 百尺竿头犹进步,十方沙界现全身。 | 
| 乾坤大象一阴阳,离坎精华日月光。 不取盈虚消息候,若非聋瞽必为狂。 | 
| 天心妙处不难通,祗爱忠勤与至公。 云映礼容呈晓霁,雪符腊令报年丰。 的於何处容人力,诚到无言是极功。 试向璇玑观大象,三台夜夜色齐同。 | 
|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嘉州大象,陕府铁牛。 莫怪扶桑最先照,大都家住海门洲。 | 
| 一进一退一动一静,须信那伽常在定。 一擒一纵,一杀一活,四方八面活鱍鱍。 嘉州大象吃盐多,陕府铁牛添得渴。 | 
| 昔闻神龙蟠九渊,今睹大象夫诸天。 何年幻此一佛国,两耳不动山苍然。 上乘菩萨踞其上,妙千手眼人大千。 众生颠倒梦始觉,热闰得汗诸魔跧。 两客游山饮崖泉,拍手唤醒书台仙。 一邱一壑傥如愿,同竟大悲香火缘。 | 
| 葵藿比君子,卑棲亦自荣。 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 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 风稍轻转影,云日澹留明。 连茹怀君志,同根念旧情。 拾遗千古恨,难夺峦轩英。 | 
| 藻泛兰池。 和声激朗。 操缦清商。 游心大象。 倾昧修身。 惠音遗响。 钟期不存。 我志谁赏。 | 
| 玉磬含香,金炉既馥。 风驭泠泠,云坛肃肃。 杳归大象,霈流嘉福。 俾宁万邦,无思不服。 | 
| 天下老隐山,丑怪百千状。 不依本分说禅,一向横拈竖放。 有时放夜市於蟭螟眼中,有时驾铁船於须弥顶上。 有时倒骑骏马高楼,有时轻引藕丝牵大象。 证鳖成龟,唤三作两。 黑豆换人眼睛,偏做遮般伎俩。 | 
| 小隐不容沙芥,大通遍满诸方。 混然灵廓查无疆。 一性执其大象。 火里烧成白雪,水中养就红阳。 玉婴神变跨鸾凤。 飞入西江月上。 | 
| 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遶羊肠。 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 五峰秀出云雨上,中有宝坊如侧掌。 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 栽松种竹是家风,莫嫌斗绝无来往。 但得螺蛳吞大象,从来美酒无深巷。 | 
| 又闻繁总在嘉州,职重身闲倚寺楼。 大象影和山面落,两江声合郡前流。 棋轻国手知难敌,诗是天才肯易酬。 毕竟男儿自高达,从来心不是悠悠。 | 
|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後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 
| 至道生元气,重圆法混成。 无为观大象,冲用体常名。 仙乐临丹阙,云车出玉京。 灵符百代应,瑞节九贞迎。 宝运开皇极,天临映太清。 长垂一德庆,永庇万方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