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祖当年起雍荆,山川千古尚锺情。 林中佛寺君王家,湖上仙宫太子莹。 已见世诚宵斫柱,又闻阿铣晓扬旌。 生儿若似江陵上,肯负渠家老骑兵。 |
| 新向兰汤浴,尘埃一洗清。 振衣心自喜,出户体还轻。 沂水当年乐,骊山往事惊。 昔人因悟道,妙触永宣明。 |
| 逢人怕作宣明面,为米误折渊明腰。 光阴客里深相忆,泉石家山物见招。 |
| 著脚红尘已恨深,便应毕世住山林。 贵人自作宣明面,老子曾闻正始音。 议论坐狂当永弃,簿书缘病复难任。 东斋幽寂凭谁画,开幔床横一素琴。 |
| 请托或有求,攀附谓可羡。 不羡复不求,贵公何必见。 耻折元亮腰,免向宣明面。 江淹所赋恨,未必识冯衍。 甘作岂天谴。 |
| 妙触宣明不洗尘,楞严会上悟心人。 潜鳞窟宅半篙水,枯木形骸一杓春。 涓滴量同法界性,发毛垢净虚空身。 南国应问聊弹指,用处绵绵谷有神。 |
| 拟训诸郎业典坟,浪嗔众富醉红裙。 千金子拥三千客,万户侯提百万军。 带索荣公知不羡,饮瓢颜子定无闻。 渊明肯仰宣明面,早办棺前自祭文。 |
| 温温气象半篙津,匏杓调和冷暖匀。 直得通身浑是水,端知赤肉了无尘。 风埃面目揩磨净,丘壑形骸洗濯春。 妙触宣明佛子住,首楞严会有斯人。 |
|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 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 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 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 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 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 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 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
| 奎墨西来,落笔处、亲蒙天笑。 谁信道、郡人生怕,福星移照。 宾客唱予还和汝,使君安老兼怀少。 况醉能同乐醒能文,新腔妙。 无诸国,渐声教。 元结辈,宣明诏。 恍梦中辽鹤,重来华表。 一盏勘书殊简径,万灯侍辇曾荣耀。 怪晴檐、乾鹊语查查,公归兆。 |
| 清净性空水,光明法界身。 依俙辨白处,便是诞生人。 不洗体,不洗尘,妙触宣明悟水因。 借问当年向去事,如何今日却来亲。 二千年前此时候,指天指地师子吼。 云门居乱思太平,打杀不妨将餧狗。 指东话西,将无作有。 恶水泼君君莫嗔,而今看你如何受。 |
| 精诚可使岳云开,浊世狂澜挽不回。 苍狗白衣从物变,青山流水唤人来。 交游莫作宣明面,气燄终成内史灰。 我有长波一归艇,枕书春睡兴悠哉。 |
| 东篱东篱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东篱之西拄我杖,秋菊千丛开黄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鸿飞山阳我山阴。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径就荒犹可寻。 画工可写渊明面,政恐难写渊明心。 渊明面匪宣明面,谁欤障我西风扇。 翁醉欲眠遣客去,渊明此心我常见。 归去来兮归去来,渊明方寸焉在哉。 宁入东邻白莲社,不上徐州戏马台。 |
| ...可饱,要如此图知何年。 平生富贵非所愿,城府近来尤右厌。 何时倒乘牛背眠,胜如仰看宣明面。 |
| ...敢处贵人,置酒登此堂。 知公盖超然,轩冕等秕糠。 但逢臭味同,握手出肺肠。 肯为宣明面,贫贱乃遽忘。 远从三峡来,欲访五亩桑。 闻昨去郡时,送者倾城隍。 皆言民疾苦,公见必惨伤。 奏疏每建白,细书亲贴黄。 岂容廊庙具,而久滞一方。 使民济大川,行矣为舟航。 杖屦可少留,吉日辰甚良。 歌公竹枝词,举我柏叶觞。 勿辞饮之釂,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