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小学」的诗词
  • 1
    [宋]

    《庆梅州刘侯修葺程乡学宫落成三章》

    宣圣南面,珠旒衮章。
    十哲侑坐,群贤缋廊。
    六斋分列,小学峙傍。
    谈经议道,春祠秋尝。
  • 2
    [宋]

    《郭纶》

    ...骑斗雄西戎。
    流落初无罪,因循遂龙钟。
    嘉州已经岁,见我涕无穷。
    自言将家子,少小学弯弓。
    长遇西鄙乱,走马救边烽。
    手挑丈八矛,所往如投空。
    平生事苦战,数与大寇逢。
    昔在定川寨,贼来如群蜂。
    万骑拥酋帅,自谓白相公。
    挥兵取其元,模糊腥血红。
    战胜士气振,赴敌如旋风。
    蚩蚩毡裘将,不信勇且忠。
    遥语相劝诱,一矢摧厥胸。
  • 3
    [元]

    《自感》

    ...识进退,应对无嗫嚅。
    五六渐精爽,气貌与众殊。
    怡怡浴仁化,喜听论之乎。
    八龄入小学,一一随范模。
    厌睹诡谲行,不读非圣书。
    宗族惊我异,父母悯我孤。
    宾客皆回头,指为汗血驹。
    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
    硕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
    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
    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
  • 4
    [唐]

    《武昌老人说笛歌》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 5
    [宋]

    《九日与深叔晦季文王仲举登鄞城》

    城上西风草欲霜,登临聊不负重阳。
    江山远近秋容老,云树参差野意长。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会定难忘。
    不妨小学陶公醉,篱下寒花恰半香。
  • 6
    [清]

    《检近稿偶志》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
    立言人所志。
    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既霑或苦潦。
    踟蹰复望睛。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
  • 7
    [宋]

    《读林罕小说》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早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
    宋更{马瓜}作騧,秦易辠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
  • 8
    [宋]

    《再次徐先辈二首》

    浅闻惩阙漏,小学到凡将。
    始制初龙遁,流风渐乌颺。
    汔今缃帙富,益我手抄忙。
    半世真书癖,衰年忽酒狂。
    壮怀邀汗漫,奇服间庞凉。
    身许义黄上,名卑崔蔡行。
    知心屐几量,阙计木千章。
    湖海堪流滞,陈刘略丧亡。
    每思辞北阙,真欲老东墙。
    度岭官憔悴,藏山计杳茫。
    尚方何日舄,侍女几时香。
    敛板予行役,怀铅子举场。
    翅垂虽一眚,...
  • 9
    [宋]

    《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参已入地,斗柄当天直。
    乃知三更中,市廛已寂历。
    我时守书几,磨墨倾砚滴。
    反复小学书,昏目如芒刺。
    试寻邻房僧,鼻鼾背负壁。
    体劳径就枕,冷梦分南北。
    觉来寺钟鸣,僧礼像前席。
    须臾闻梵呗,木鱼如叩石。
    举头视东牖,朝日已淡白。
    反身起披衣,神爽健筋力。
    亟来酒瓮边,侧听声唧唧。
  • 10
    [明]

    《赠骆自然(代人作)》

    骆生家在钱塘住,正近曲江苏小墓。
    生来无目最善音,自小学歌今独步。
    忆昔太平开乐府,新声传得宫中谱。
    摩诃兜勒西城来,子夜吴歌自风土。
    一声悲壮梁尘飞,二声激烈行云低。
    三声四声山石裂,魑魅夜走猩猩啼。
    我来江上忽相见,听我履声如识面。
    殷勤道我攻词章,吾今衰也何由羡。
    落花游丝春寂寂,来前再拜当筵立。
    为我扬袂歌一行,满堂...
  • 11
    [唐]

    《送文畅师北游》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
    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
    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
    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
  • 12
    [宋]

    《董君藻之子时修随其师戴时可来见八句勉之》

    分明眉目绿变丫,意气融融十岁华。
    若要终身行路正,须防小学入门差。
    人心不古皆流俗,师范如今独当家。
    八十老翁无长语,九经中有好生涯。
  • 13
    [宋]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紞髦入小学,童卯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麤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梁子,窃视笑哑哑。
  • 14
    [宋]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
    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庚长吴人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
  • 15
    [宋]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圣学不嗣千余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
相关诗人
相关字典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