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余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
| 亲宾相贺闻何如? 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着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
| 进立乎朝多惮黯,谊形于色欲烹桑。 瞻前昔遍参诸老,殿后今留遗嗣皇。 主圣方当亲上辇,时清未可梦凝香。 蒲轮定以何时发,耄瞎难占紫气祥。 |
|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辰。 徐声传凤阙,晓唱辨鸡人。 银箭听将尽,铜壶滴更新。 催筹当五夜,移刻及三春。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 直庐残响曙,肃穆对钩陈。 |
|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 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 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 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 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
|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第七十一卷 |
| 岁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辈九分无。 莫嫌身病人扶侍,犹胜无身可遣扶。 |
| 省郎潦倒今何处,败壁风生霜竹枝。 满世专翰墨,谁为真赏拂蛛丝。 |
| 朝游游层城。 夕息旋直庐。 迅雷中霄激。 惊电光夜舒。 玄云拖朱阁。 振风薄绮疏。 丰注溢修霤。 潢潦浸阶除。 停阴结不解。 通衢化为渠。 沈稼湮梁颍。 流民泝荆徐。 眷言怀桑梓。 无乃将为鱼。 |
| 大火贞朱光。 积阳熙自南。 望舒离金虎。 屏翳吐重阴。 凄风迕时序。 苦雨遂成霖。 朝游忘轻羽。 夕息忆重衾。 感物百忧生。 缠绵自相寻。 与子隔箫墙。 箫墙阻且深。 形影旷不接。 所托声与音。 音声日夜阔。 何用慰吾心。 |
|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
| 独来野寺无人识,故作寒崖雪压枝。 相得平生藏妙手,只今犹在鬓如丝。 |
| 破篱外面即江流,枯树梢头总客愁。 隔水远山浓复淡,殷勤点缀一川秋。 |
| 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 未放人扶下江柁,却教眼看上江帆。 |
| 东阙催人赴赤墀,北风栏我泊青泥。 会当老子有行日,未信北风无住时。 |
| 出处平生大致同,中间得失等鸡虫。 髧髦昔似晋诸谢,华发今成楚两龚。 握有兰香为子崇,家无铜臭坐余穷。 善和旧宅残书卷,只合连床听晓钟。 |
| 病鸿垂翅噤无声,惯见虚弦莫浪惊。 二仲卜邻元不恶,两生坚壁未尝行。 出关谁识为周史,入社犹堪伴洛英。 都把首阳山占断,采薇到老没人争。 |
|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 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 |
| 薄宦因时泰,凉宵寓直初。 沉沉仙阁闭,的的暗更徐。 霁色连空上,炎氛入夜除。 星回南斗落,月度北窗虚。 待漏残灯照,含芳袭气馀。 寐来冠不解,奏罢草仍书。 幕府惭良策,明曹愧散樗。 命轻徒有报,义重更难疏。 燕厦欣成托,鹓行滥所如。 晨趋当及早,复此戒朝车。 |
| 碧玉双幢白玉郎,初辞天帝下扶桑。 手持云篆题新榜,十万人家春日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