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 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 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 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 |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 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 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
子政洵奇逸,妙算穷阴阳。 淮南枕中诀,养炼岁月长。 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 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 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 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
谈道鄙俗儒,远自太史走。 仲尼实不死,於圣亦何负。 紫文出吴宫,丹雀本无有。 辽哉广桑君,独显三季后。 |
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 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 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 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 |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 谁谓黄门妻,到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余悔。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
古强本庸妄,蔡诞亦夸士。 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 学道未有得,自欺谁不尔。 稚川亦隘人,疏录此庸子。 |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後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
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
渊明虽中寿,雅志仍丹丘。 远矣无怀民,超然邈无俦。 奇文出纩息,岂复生死流。 我欲作九原,异世为三游。 |
乱离弃弱女,破冢割恩怜。 宁知效龟息,三岁号穷山。 长生定可学,当信仲弓言。 支床竟不死,抱一无穷年。 |
愚公移山宁不智,精卫填海未必痴。 深谷为陵岸为谷,海水亦有扬尘时。 杞人忧天固可笑,而不忧者安从知。 圣言世界有成坏,况此马体之毫厘。 老人行世头已白,见尽世间惟叹息。 俯眉袖手饱饭行,那更从人问通塞。 |
心地如今不动尘,大千境界百年身。 掩关明月上峰顶,满座清风生玉津。 雪岭松筠为节操,石楼钟磬度昏晨。 已同七老图岩壁,便是龙华会里人。 |
游遍西南转法轮,归来挂锡旧溪滨。 师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几上尘。 白雪眉毫俱晚暮,碧云章句独清新。 近来素壁皆图像,如满联成七老人。 |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 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 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 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 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
山名富乐冠三巴,佛子今生此出家。 六祖禅宗心顿悟,碧云诗句众争夸。 虎闻讲法驯高座,鸥识忘机立浅沙。 八十余年无俗卢,只应幽会有莲华。 |
禅关无复老莱衣,陟屺心摧怨夕晖。 泣血可怜犹不死,望乡无处欲何归。 仁山老子方传法,枯木堂中久息机。 不见桃花并柏树,焉知四十九年非。 |
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 昆仑在万里,积石更磊磈。 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 丛台尚何为,袨服若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