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离岭海逾千里,才出潇湘第一州。 |
| 停骖惆怅惜芳时,岭海归来两鬓丝。 纵使莺声如旧好,绿杨都是折残枝。 |
| 曾同母后入宫敔,岭海今辞廿六春。 启顶新蒙君手赐,六宫争贺内夫人。 |
| 华台陈桂席,密榭宴清真。 柏叶犹霜气,桃花似汉津。 青尊照深夕,绿绮映芳春。 欲忆相逢后,无言岭海人。 |
|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
|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
| 岭海英游少,诗书旺气衰。 先生今不起,后死竟安归。 文曲星何暝,灵光赋又非。 儒宗真可憾,岂但哭吾私。 |
| 万顷膏腴欲圻龟,祷祠曾不补毫厘。 朝廷无事政刑简,天地何心岭海饥。 绝徼难逢霖雨手,隐忧先到老农眉。 谁能鞭策卧龙起,乞与滂沱一解颐。 |
| 狠石苍顽岁月遥,几人触境想英标。 欲知三国兴亡事,但看一江来去潮。 南土尘飞通岭海,中流砥立独金焦。 云山绕槛期深隐,不受刘安作赋招。 |
| 经纶无地委蓬蒿,凛凛胸怀且自韬。 谁奋长谋平岭海,犹将余力寄风骚。 名惭随俗分中役,恨未收身恨外高。 永夜西堂霜月冷,邀君相伴有松醪。 |
| 鹏运南来驻海涯,熟闻诸老说瑰奇。 周瓜正接云仍瓞,郗桂骈生父子枝。 阅世忽更龙汉劫,盖馆独见义臣诗。 每嗟岭海无英特,况失斯人重可悲。 |
| 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 挑灯忼慨歌梁父,鬓发萧森戄鬼神。 |
| 圣主游心六艺文,先皇成宪自常遵。 天人亲屈九重问,岭海同归一视仁。 已忝胪传魁众俊,复叨燕衔逮微臣。 终身祗佩丁宁训,远到功名愿自珍。 |
| 快笔三江倒,宏材太室须,平生阅人久,所识似君无。 岭海非长策,乾坤赖壮图。 殷勤将寿斝,邂逅即亨衢。 老骥心犹在,饥鹰寒易呼。 何时殿门外,握手话江湖。 |
|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
| 区中尘外自由身,囊不留钱最入神。 便约春秋同保社,不妨天地著陈人。 园翁溪友曾无间,野蔌山希繼荐新。 却叹声名雪堂老,莫年岭海梦峨岷。 |
| 东坡真天人,万事早超悟。 生死固了然,刀锯不足怖。 方其谪岭海,负瓢歌道路。 此已遗形骸,死埋随到处。 朝云尔何人,从公不忍去。 万里烟瘴深,此岂其羡慕。 当时士大夫,反眼相背负。 孰料祸患中,义行唯妾归。 懿哉配坡公,清名照缣素。 惠州松树林,不是小蛮墓。 |
| 老去何嫌雪满颠,放怀惟与子周旋。 起趋吴越时难得,上继张余理必然。 岭海断云归雁底,江湖春浪白鸥前。 故人相见问今我,雨笠烟蓑事力田。 |
| 籯金不取义方严,孝友家庭岭海瞻。 力古共推经笥富,决科争看笔锋铦。 才非俗契心难展,清畏人知德尚潜。 鹏翼垂天终九万,固应凫舄未能淹。 |
| 番愚城下牂牁水,亦复分流过此州。 使节长瞻万里外,尺书忽到五溪头。 酸寒应念卑堪说,奇胜聊云旧所游。 岭海滞公犹未召,蛮荒著我更何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