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种柳已居围,柳外孤亭但夕晖。 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 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 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
| 逸轨高标下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 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洒淳笔砚间。 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 繐帷莫奠知音泪,极目楼边有愧颜。 |
| 六义湮沦吾道东,敢将见处与人同。 后持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
|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
|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 |
|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 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 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 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 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 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乾万喉。 青天白日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 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 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 |
| 郭釜知藏几百杯,韦籯何止一尊罍。 冶金太盛应须跃,塞马重归岂是灾。 车到门前如可却,客来梁上若为回。 遂疑同舍真疏矣,明与刘叉亦壮哉。 |
| 始予既迂疏,城郭非所乐。 闻吴富山水,思往颇计校。 脱身东南来,见实与闻效。 吴之山棱棱,吴水清不挠。 岂无适之径,以可泳以棹。 而独何为然,反门自闲罩。 念我西北州,数子吴莫较。 正心醇无醨,粹行莹不疱。 递言张圣贤。 赓口唱弟孝。 大非友宜当,实可师而效。 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进如暗赴明,退必丑厌貌。 自耻以别白... |
| 好书飞堕前,客有记衰贱。 蜀道六十舍,汗牛烦轺传。 端如枵腹人,品列睨嘉荐。 常伯古贤风,凛凛眼中见。 |
| 邂逅高标识,漂流仁里依。 君为鄂渚去,我亦鼎州归。 风月情何已,江湖便苦稀。 政嗟书莫数,忽喜麈重挥。 论事多惊俗,谈诗每造微。 方能以文会,遽复揽征衣。 常伯麒麟像,词垣鸑鷟飞。 官今况京秩,名且达天扉。 天马当云路,沙鸥合钓矶。 无庸问车笠,要不负覉鞿。 |
| 草草春盘,那敢赋、丝青玉白。 湘波动、应怀归思,柳催行色。 冻逐寒梢残雪解,暖随野烧轻烟入。 举人间、无物不光辉,东皇德。 莺燕报,朱门客。 乌兔老,红尘役。 羡翠轺多暇,彩花新出。 捧日东城行应制,去天只隔城南尺。 趁五更、桦烛向端闱,班常伯。 |
| ...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胸蟠万卷笔如神,事业文章俱两美。 又不见西蜀刘公少常伯,平生醢芹嗜图籍。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迩来置书事经纶,论思献纳日日新。 君今堂中书汗牛,愿君学李兼学刘。 尽揽英华归肺腑,一鸣便作冲天举。 |
|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空余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 只供清风荐明月,不用秋菊兼寒泉。 江西社里曾常伯,李家玉润苏家客。 并遣巫阳招取来,分坐庐山泉上石。 |
| ...不素讲,利欲所薰焮。 红旗与黄纸,勇怯无定论。 淮浦唇大江,九重重分阃。 容台少常伯,忠孝在寝饭。 帝谓吾先正,尝遗蜡书恨。 汝今其闻孙,未报君父怨。 九旗下青冥,往为忠义劝。 再拜亟祗命,当仁不敢逊。 黄金络马头,茸纛立宪宪。 先声劘塞垣,虏师不足遁。 邻里会方山,疏余且有献。 裴相昔守淮,董师征洄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