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醉猩猩犹爱屐,入秋燕燕尚争巢。 老夫看尽人间事,欲向山僧学打包。 |
| 楼堞冬冬鼓,帘栊煜煜灯。 浪名随牒吏,实似打包僧。 衰病元难强,疏慵每自憎。 谁知戍边日,秋野正呼鹰! |
| 十日春霖一日晴,打包作意办山行。 月明夜半雨声急,不道老天无十成。 |
| 天稔中原祸,朝分党部争。 当年谁宰相,此地着先生。 故国难归去,新巢甫落成。 如何鲸浸外,更遣打包行。 |
| 鹜行散尽室如冰,数卷残书一穗灯。 尚有茹荤兼饮酒,不然全似打包僧。 |
| 绝物离人恨未能,聊为旦过打包僧。 蹇驴渺渺秋山雨,孤榻昏昏夜店灯。 酒量已随诗共退,客愁仍与病相乘。 颓然衰飒嗟谁识,侠气当年盖五陵。 |
| 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 霜柑篱角寒初熟,野碓云边夜自舂。 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楼钟。 幽寻自是年来嬾,枉道山灵不见容。 |
| 雁落平沙字字愁,打包不肯与山留。 一篷烟雨载秋去,诗在江南芦荻洲。 |
| 万卷吾今一字无,打包随处野僧如。 短檠未尽残年债,欲问班生试借书。 |
| 不许多闻长乐钟,打包旦遇又匆匆。 长安城里谁相识,只有周南太史公。 |
| 江湖无足禁,信步到温陵。 借榻同为客,打包别有僧。 禅心如此水,诗句可传灯。 已尽山阴兴,归欤扫葛藤。 |
| 云水肝肠要扫除,笔头费尽淡工夫。 居山应免逢京兆,过我聊当见子虚。 夜卧春蒲诸念冷,晚吟秋汉一峰孤。 打包来作临邛客,车骑虽无亦甚都。 |
| 丰年食少厌儿啼,觅得微官落五溪。 大似无家老禅衲,打包还度栈云西。 |
| 生常信流坎,老不叹漂零。 雪后菊未死,雨馀山更青。 仍烦析尘语,远寄打包僧。 政绩随诗价,多君日日增。 |
| 笑把儒冠换墨衣,深思富贵有危机。 参他龙象知今是,还了鸳鸯悟昨非。 开钵展单随所寓,打包持锡去如飞。 有人若问西来意,正要高谈为发挥。 |
|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 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 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閒。 向来参底语,不堕有无间。 |
|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行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各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
|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 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 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 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 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 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 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 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 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
| 平生作许奇,三匝绕茅舍。 白发右掖门,朝参随万马。 觉也铁脊梁,儿子笑诸方。 时时容子美,来过赞公房。 袖书仆射府,打包鹿门去。 独有田协律,知渠逸群句。 余方在泥滓,妄意水传器。 他年著行缠,一钵有能事。 |
| 顷游古新秦,打包过黄河。 跛跛登摧车,白发角荷戈。 行人十七八,儿女载骆驼。 戍鼓已断肠,况乃有边歌。 归来见二老,坏衲宿昔磨。 举头僧伽塔,便如到补陀。 软语作许甘,耄矣所得多。 随堂一钵饭,扪腹端无他。 度淮太早生,船鼓将鸣兽。 且置茶铛事,谁独相诋诃。 |